第4章 松菌长出来了
香草轻轻揭开落叶,一下子就露出了一个金黄色的盖子来。
果然,松菌长出来了!
她拨开落叶和小草,手挨着地面,把这个松菌连根拔起。
剔除根部的泥土,它全身金黄,伞盖圆润,纹路清晰,在香草的手里像一个乖巧的小精灵。
紧接着,香草在十步范围内,拨开落叶,捡到了二十多个松菌。
它们都还没有散盘,没有变色。正是它们散发出来的清香在风里飘散,才让香草找到了。
不能再捡了。装不下,也吃不完。想吃的时侯再来,烧着锅来捡,都来得及。
当香草从衣兜里慢慢掏出松菌,一个个放在木桶里的时侯,麦冬忍不住跳了起来。
他最爱吃的菌子,就是松菌。
“快拿去洗干净,我让给你吃。”
“好嘞!”
“我马上就要吃到菌子啦!姐姐真好!”
麦冬屁颠颠地跑去溪边淘洗松菌。香草回来的时侯发现窝棚的后面长了很多韭菜,不知道是猎人们种下的,还是自已长出来的。
她掐了一大把,没有蒜,韭菜的香味足够代替了。
麦冬洗好了松菌,锅里的油已经烧热了,散发出浓浓的香味。
猎人们取了动物的皮和肉之后,把动物的油均匀撒上盐,卷起来,放在火头上熏成腊油。
腊油适合长期存放,且美味无比。
黄白色的腊油经过炼化,渐渐变成油渣,锅底一汪油水,随着热气飘散,香气扑鼻,麦冬忍不住吞了一口口水。
“呲呲……”
黄澄澄的松菌下锅,翻炒一会儿后,每一个菌子上都裹上了油脂,亮晶晶的,但金黄的本色并未褪去。
紧接着,放盐翻炒,香草又加了一点热水进去,让菌子都饱饱地吸收油和盐,味道就更圆润丰记了。
最后,她将切好的韭菜放入,继续翻炒。
韭菜起到了最好的提香作用,随着翻炒的均匀,松菌的清香和韭菜的微微辛辣以及一丝丝甜意,完美结合,融为一L。
麦冬蹲在姐姐旁边不敢说话,怕一说话,口水就要掉下来了。
没有桌子,就把菜放在板凳上,碗筷是刚刚生产的竹制品。
咬一口松菌,鲜美、滑嫩,香汁四溢。
喝一口竹筒稀饭,每一粒米,好像都裹上了竹子的清香。
美味在舌尖上痴缠,暖暖的食物让人心安。
这是姐弟俩离家出走后的第一顿饭。没有哭泣,没有唉声叹气,谈笑中,麦冬的肚子撑得溜圆。
有烟火的地方就是归处,有姐姐的地方就是家。
饭后,天色不早了。香草让麦冬赶紧把房门加固。猎人们胆子大,木门随意关上,里面没有门闩。
荒郊野岭,半夜万一野兽闯进来就麻烦了。
香草又去砍了几根竹子,“哐哐哐”,一顿剔枝、截断、剖开,就开始启篾条。
麦冬见香草用竹子在地上架设,问道:“姐姐,你要编筐?”
“是啊。编两个又大又结实的竹筐。”
香草的爷爷婆婆、舅舅都会编竹筐,其实村里几乎人人都会一些竹艺,小孩们编一个粗糙点的竹筐,不在话下。
“挖野菜吗?”麦冬问。
“傻弟弟,光吃野菜怎么行?它的用处大着呢。”
“除了挖野菜,装粮食,它还能让什么?”
“赚钱养家,发家致富呢。”
麦冬觉得姐姐是在自我安慰,编竹筐卖倒是可以,但买的人少,更别说姐姐这“二十八天匠人”的手艺,谁买啊?
天黑之前,麦冬终于把柴门修补好了。
香草在窝棚外的空地上燃起一堆火,算是壮胆。
落日的余晖在对面连绵的秦岭山脉上,慢慢滑落。
溪水潺潺,鸟儿经过一阵叽叽喳喳回巢后,悄无声息。
藏在草丛里的蟋蟀,蹲在溪边的青蛙,开始了它们的重奏。
姐弟俩去溪水边,洗一洗身上的灰尘,散一散这一天的疲惫。
小小的茅草屋,没有灯光,只有跳动的火光。
麦冬不忍心姐姐睡板凳,非要和姐姐换,他说自已短小,睡板凳刚合适,让香草睡竹床。
他还说,明天再让一个竹床,这样就一人一个了。
好在这是夏天的夜晚,高山上凉意深,不用盖被子。
麦冬到底是小孩子,很快就睡着了。
留下香草瞪大双眼,在黑夜里独自盘算。
她来不及哀叹自已重生到了这个落后的年代,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也来不及后悔啥也没带,金手指都没有。
要说技能,那就只有自已植物学的专业了。
重生在秦岭山脉,还别说,跟专业挺对口的。
她在黑暗中笑了笑,握住拳头,悄声给自已说:香草,加油!
半夜下了一阵雨,很快就停了。
这阵子是雨季,雨后的晴天,藏在大山里的宝贝都要出来露脸了。
清晨,鸟鸣空谷,清风吹得树叶“哗啦啦”歌唱。
香草醒来,光板的竹床,顶得骨头有点疼。
她叫醒了麦冬。麦冬一骨碌爬起来,一开始看着陌生的环境,还有点懵。
但他很快就回过神来,不愧是姐弟,他的适应能力也是超强的。
打开门,一股清新的草木香迎面扑来。
姐弟俩吃了昨天剩下的玉米粥,拿起小镰刀,提上竹篓,关门,出发。
“姐姐,我们要去干啥?”
“捡菌子。”
“哇?捡菌子!”
山里的孩子,没有几个不喜欢捡菌子的,这其中的乐趣,是每个人童年里永远不可磨灭的记忆。
昨夜下了雨,早上放晴,今天是捡菌子的好时机。
他们所在的白云村最高海拔将近2000米。此时他们居住的窝棚处,是半山腰。
香草知道,这个季节的高山处没有菌子。树木高大,林间荆棘密布,并不是菌子生长的环境。
而低山处的灌木林、松林,里面藏着无尽的惊喜。
今天,香草专门选了一片青冈树林。
因为青冈树林里的菌子多,还是大脚菇独特的生长环境。
窝棚附近的松林里,松菌可以捡到手软,但松菌不值钱。
草木的香气被早晨的清风追逐着,在林间萦绕。
进入青冈林,香草熟练地翻动凸起的落叶。
“麦冬,你快来,这里好多鸡蛋菌!”香草欢快地喊出声。
一窝雪白的“蛋包”挨挨挤挤,有的还是一颗完整的“鸡蛋”,有的“蛋壳”裂开,露出金黄的“蛋黄”。
果然,松菌长出来了!
她拨开落叶和小草,手挨着地面,把这个松菌连根拔起。
剔除根部的泥土,它全身金黄,伞盖圆润,纹路清晰,在香草的手里像一个乖巧的小精灵。
紧接着,香草在十步范围内,拨开落叶,捡到了二十多个松菌。
它们都还没有散盘,没有变色。正是它们散发出来的清香在风里飘散,才让香草找到了。
不能再捡了。装不下,也吃不完。想吃的时侯再来,烧着锅来捡,都来得及。
当香草从衣兜里慢慢掏出松菌,一个个放在木桶里的时侯,麦冬忍不住跳了起来。
他最爱吃的菌子,就是松菌。
“快拿去洗干净,我让给你吃。”
“好嘞!”
“我马上就要吃到菌子啦!姐姐真好!”
麦冬屁颠颠地跑去溪边淘洗松菌。香草回来的时侯发现窝棚的后面长了很多韭菜,不知道是猎人们种下的,还是自已长出来的。
她掐了一大把,没有蒜,韭菜的香味足够代替了。
麦冬洗好了松菌,锅里的油已经烧热了,散发出浓浓的香味。
猎人们取了动物的皮和肉之后,把动物的油均匀撒上盐,卷起来,放在火头上熏成腊油。
腊油适合长期存放,且美味无比。
黄白色的腊油经过炼化,渐渐变成油渣,锅底一汪油水,随着热气飘散,香气扑鼻,麦冬忍不住吞了一口口水。
“呲呲……”
黄澄澄的松菌下锅,翻炒一会儿后,每一个菌子上都裹上了油脂,亮晶晶的,但金黄的本色并未褪去。
紧接着,放盐翻炒,香草又加了一点热水进去,让菌子都饱饱地吸收油和盐,味道就更圆润丰记了。
最后,她将切好的韭菜放入,继续翻炒。
韭菜起到了最好的提香作用,随着翻炒的均匀,松菌的清香和韭菜的微微辛辣以及一丝丝甜意,完美结合,融为一L。
麦冬蹲在姐姐旁边不敢说话,怕一说话,口水就要掉下来了。
没有桌子,就把菜放在板凳上,碗筷是刚刚生产的竹制品。
咬一口松菌,鲜美、滑嫩,香汁四溢。
喝一口竹筒稀饭,每一粒米,好像都裹上了竹子的清香。
美味在舌尖上痴缠,暖暖的食物让人心安。
这是姐弟俩离家出走后的第一顿饭。没有哭泣,没有唉声叹气,谈笑中,麦冬的肚子撑得溜圆。
有烟火的地方就是归处,有姐姐的地方就是家。
饭后,天色不早了。香草让麦冬赶紧把房门加固。猎人们胆子大,木门随意关上,里面没有门闩。
荒郊野岭,半夜万一野兽闯进来就麻烦了。
香草又去砍了几根竹子,“哐哐哐”,一顿剔枝、截断、剖开,就开始启篾条。
麦冬见香草用竹子在地上架设,问道:“姐姐,你要编筐?”
“是啊。编两个又大又结实的竹筐。”
香草的爷爷婆婆、舅舅都会编竹筐,其实村里几乎人人都会一些竹艺,小孩们编一个粗糙点的竹筐,不在话下。
“挖野菜吗?”麦冬问。
“傻弟弟,光吃野菜怎么行?它的用处大着呢。”
“除了挖野菜,装粮食,它还能让什么?”
“赚钱养家,发家致富呢。”
麦冬觉得姐姐是在自我安慰,编竹筐卖倒是可以,但买的人少,更别说姐姐这“二十八天匠人”的手艺,谁买啊?
天黑之前,麦冬终于把柴门修补好了。
香草在窝棚外的空地上燃起一堆火,算是壮胆。
落日的余晖在对面连绵的秦岭山脉上,慢慢滑落。
溪水潺潺,鸟儿经过一阵叽叽喳喳回巢后,悄无声息。
藏在草丛里的蟋蟀,蹲在溪边的青蛙,开始了它们的重奏。
姐弟俩去溪水边,洗一洗身上的灰尘,散一散这一天的疲惫。
小小的茅草屋,没有灯光,只有跳动的火光。
麦冬不忍心姐姐睡板凳,非要和姐姐换,他说自已短小,睡板凳刚合适,让香草睡竹床。
他还说,明天再让一个竹床,这样就一人一个了。
好在这是夏天的夜晚,高山上凉意深,不用盖被子。
麦冬到底是小孩子,很快就睡着了。
留下香草瞪大双眼,在黑夜里独自盘算。
她来不及哀叹自已重生到了这个落后的年代,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也来不及后悔啥也没带,金手指都没有。
要说技能,那就只有自已植物学的专业了。
重生在秦岭山脉,还别说,跟专业挺对口的。
她在黑暗中笑了笑,握住拳头,悄声给自已说:香草,加油!
半夜下了一阵雨,很快就停了。
这阵子是雨季,雨后的晴天,藏在大山里的宝贝都要出来露脸了。
清晨,鸟鸣空谷,清风吹得树叶“哗啦啦”歌唱。
香草醒来,光板的竹床,顶得骨头有点疼。
她叫醒了麦冬。麦冬一骨碌爬起来,一开始看着陌生的环境,还有点懵。
但他很快就回过神来,不愧是姐弟,他的适应能力也是超强的。
打开门,一股清新的草木香迎面扑来。
姐弟俩吃了昨天剩下的玉米粥,拿起小镰刀,提上竹篓,关门,出发。
“姐姐,我们要去干啥?”
“捡菌子。”
“哇?捡菌子!”
山里的孩子,没有几个不喜欢捡菌子的,这其中的乐趣,是每个人童年里永远不可磨灭的记忆。
昨夜下了雨,早上放晴,今天是捡菌子的好时机。
他们所在的白云村最高海拔将近2000米。此时他们居住的窝棚处,是半山腰。
香草知道,这个季节的高山处没有菌子。树木高大,林间荆棘密布,并不是菌子生长的环境。
而低山处的灌木林、松林,里面藏着无尽的惊喜。
今天,香草专门选了一片青冈树林。
因为青冈树林里的菌子多,还是大脚菇独特的生长环境。
窝棚附近的松林里,松菌可以捡到手软,但松菌不值钱。
草木的香气被早晨的清风追逐着,在林间萦绕。
进入青冈林,香草熟练地翻动凸起的落叶。
“麦冬,你快来,这里好多鸡蛋菌!”香草欢快地喊出声。
一窝雪白的“蛋包”挨挨挤挤,有的还是一颗完整的“鸡蛋”,有的“蛋壳”裂开,露出金黄的“蛋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