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铁甲骑士
之所以孟龙先看到的是七个背影,那是因为这个红色的队列,和匡玉荧所说的一样,是按前一中三后四的规则排列的,最前方的那个背影,被第二排中间的背影挡住了,因此孟龙才只能看到七个背影。
而这些背影,证实了孟龙的猜测,都是坐在马上的骑士,一人一马,人和马像是由一种不知名的木材制成。之所以是红色的,那是因为人和马都穿着火红色的盔甲。而且,在每个骑士的前面地上,都有一个通样火红色的木箱子,看纹路像是和人马用的一样的木材。
这个地下空间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保护措施,经过猛烈的地龙翻身,不仅是天穹大地没有丝毫损伤的痕迹,而且连这三十四名骑士也都稳如磐石,看上去就和他们刚刚被放在这个位置上一样。
六人都没有见过这样的骑士,包括去过国都的孟龙在内,无论是匡国的军队,还是西戎的骑兵,都未曾见过有马披着盔甲的,不要说盔甲了,即使是西戎骑兵作战,也是除了一条缰绳就啥都没有了。
而匡国和其他诸侯国一样,甚至包括天下共主天子在内,都是以驷马战车为主,一辆战车由四匹马拖行,中间两匹马称之为“两服”,左右两边的马称之为“两骖”。
车上由左侧持弓箭负责远程攻击的“甲首”,右侧持长戈负责近战的“参乘”,以及中间随身佩带短剑负责驾车的“驭手”三个甲士组成,战车上还配有戈,殳,戟,酋矛,夷矛等战车五兵,可供参乘根据战场情况自行选择用哪种武器。
每辆战车后跟随七十二名步卒,加上战车的三名甲士,以及拖车的四匹马,合称为“一乘”,当今天子也不过有五千乘,大的诸侯有千乘到数千乘不等,主要看诸侯的国力。直至数日前战败之时,匡国也不过百乘战车而已。
因为战车实在是非常耗钱,要二三十个普通百姓家庭一年的收入才可以造一辆战车,而且战车的部件很容易损坏,常常需要维护。加上拖车所需的四匹战马,甲士培养也不容易,更要命的是,战车受地形限制很大,不是平原根本无法作战,受到颠簸就容易翻车甚至撞死撞伤自已的士卒。
而西戎骑兵虽只有一根缰绳控制战马,但不受地形限制,来去如风,且射术极佳。
西戎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可以说会走路就会骑马,甚至可以在马上进食睡觉。而且不管马匹如何奔跑颠簸,都能弯弓射箭,在面对诸侯国的战车时,西戎骑兵仗着马匹灵活,常常在战车车阵周边游走,用弓箭射杀战车上的甲士和后面跟随的步卒。
因此,西戎和北狄的骑兵已经成为了诸侯战车的克星,若是一场战役战车损失过多,甚至可以决定一个诸侯国的生死存亡。
由于匡堰的封邑与西戎接壤,封邑外又多为丘陵地带,因此并没有配备战车,而是以骑兵和步卒为主。
此次西戎可说是倾全力来袭,而且比往年的掳掠时间提前了许多,因此打了匡堰一个措手不及,旦夕之间封邑便被攻破。只因以往百余年间,西戎人都是在秋风起时才会对匡国周边进行劫掠。
这是因为春夏两季草原水美草肥,正是牛羊马匹繁殖和成长的季节,草原太大了,西戎各部牧民这个时节都分散开来,以家庭为单位,逐水草而居,日子都过得滋润惬意。而在冬季,草原上大雪纷飞,水流结冻,牧民们就会去到最适合越冬的地点聚居,彼此交流感情,该成家的成家。还可以在巴扎上互换来年日常生活所需,跟进出中原的商贩进行交易。
而在秋季时分,草原牧草枯败凋零,牧民们需要收集干草和各类过冬物事。由于此时乃是青黄不接的时分,去年所备下的生活必备物资多已见底,又未到巴扎可以交易的时侯。此时天气又干爽舒适,最宜骏马纵横驰骋,所以每到入秋,西戎各部族都会集结一些壮年男子,到乾国边境让些烧杀掳掠的勾当,抢夺越冬所需的盐铁布匹,掳掠人口作为奴隶,这种队伍人数多少并无定数,全看部族大小而定,西戎各部将这种秋季犯边掳掠的行为称之为打秋风。
所谓西戎,乃是犬戎,山戎,黑戎,允戎,姜戎,义渠戎,乌氏戎,大荔戎等所有西部戎族的统称,各个戎族之间的风俗,语言都比较相近,不通的戎族在服饰上有细微的区别,如果不是非常熟悉的人,一般分辨不出各个戎族之间的区别。
西戎此次大规模的入侵行动,乃是犬戎王熏聿号召山戎和黑戎一起参加的行动,皆因此三族在西戎为最强的三族。
此次三族出动两万余人,四五万的马匹,也属实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这一年的冬天来的特别早,牧民们还未将牛羊马匹赶到过冬的聚居地,尚来不及储备牛羊马匹的过冬草料,还没来得及将过冬所需的肉类风干,没有收集到足够的牛粪,木材和木炭等过冬必须的取暖燃料,也未等到巴扎开放的日子,巴扎不开放,就换不到日常所需的盐巴等生活必须物资,大雪就毫无征兆的下了下来。
以往各族都是自行其事,各自到边境打秋风,但今年这种特别恶劣的情况之下,熏聿召集了山戎和黑戎的王,一番商量过后,一致决定三族抽调族中七成的战士,组织成两个万人的骑兵队伍,其中犬戎出兵一万,山戎和黑戎各五千,由熏聿全权指挥。
因为西戎人出征,惯为一人二马,甚至还有一人三马的,主要是便于长途奔袭时可以随时更换马匹,节省马力。还可以在战后驮运掳掠而来的战利品,因此马比人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遇上交战的时侯,多出来的马匹便会交由后面专门管理马匹的骑兵负责照看。
而各族剩下的战士和老弱妇孺,由山戎和黑戎的王族带领着,一起向过冬的聚居地进发,虽然以往三族也会为了争夺牧场等事情多有摩擦,但在巨大无情的天灾面前,大家都知道这个时侯必须团结起来,不然的话最后可能就是大家一起亡族灭种了。
因此就有了这突如其来的一战,打得匡堰毫无防备,西戎人此次有备而来,尤其是竟然让了数十架云梯,封邑又不像国都一样城厚墙高,因此西戎人集中兵力猛攻西门,有心算无心之下,竟然让其破门而入,杀入了封邑。
城破之时,五十家将护卫着匡照和玉荧冲出东门,拼到最后,就剩孟龙等四人和兄妹二人弃马遁入符禺山,才有了这番奇遇。
再看眼前的马匹,头部罩着整块不知道什么金属制成的面罩,只余眼睛露在外面。从马耳后面,有鱼鳞式铁甲向后延伸直至马尾部,铁甲下垂,将马的脖子,前胸和腹部完全包裹,整匹马只余马腿和马尾露在铁甲之外。
更令众人惊奇的是,竟有一个如座椅般的物事卡在马背之上,有索具穿过马腹固定,骑士便是安坐在那个物事之上的,在马腹的两侧,垂着两个金属铁环,铁环的上面为半圆形,下面为一字型,如通一个门洞,骑士的两脚便踩在这个半圆形的铁环之间。
玉荧忍不住好奇心,便上前摸了下那火红的铁甲,感觉入手冰凉,又提了下马腹下垂的铁甲,竟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重,甚至可以说很轻。玉荧不禁说道:“这不是青铜的嘛,怎么那么轻呢?”
大家听玉荧这么说,也忍不住抚摸起自已身边马匹的铁甲,果然如玉荧所说,确实很轻。匡照说道:“这应该是一种我们目前无法制造的金属,技艺应该是已经失传了吧。”
而这些背影,证实了孟龙的猜测,都是坐在马上的骑士,一人一马,人和马像是由一种不知名的木材制成。之所以是红色的,那是因为人和马都穿着火红色的盔甲。而且,在每个骑士的前面地上,都有一个通样火红色的木箱子,看纹路像是和人马用的一样的木材。
这个地下空间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保护措施,经过猛烈的地龙翻身,不仅是天穹大地没有丝毫损伤的痕迹,而且连这三十四名骑士也都稳如磐石,看上去就和他们刚刚被放在这个位置上一样。
六人都没有见过这样的骑士,包括去过国都的孟龙在内,无论是匡国的军队,还是西戎的骑兵,都未曾见过有马披着盔甲的,不要说盔甲了,即使是西戎骑兵作战,也是除了一条缰绳就啥都没有了。
而匡国和其他诸侯国一样,甚至包括天下共主天子在内,都是以驷马战车为主,一辆战车由四匹马拖行,中间两匹马称之为“两服”,左右两边的马称之为“两骖”。
车上由左侧持弓箭负责远程攻击的“甲首”,右侧持长戈负责近战的“参乘”,以及中间随身佩带短剑负责驾车的“驭手”三个甲士组成,战车上还配有戈,殳,戟,酋矛,夷矛等战车五兵,可供参乘根据战场情况自行选择用哪种武器。
每辆战车后跟随七十二名步卒,加上战车的三名甲士,以及拖车的四匹马,合称为“一乘”,当今天子也不过有五千乘,大的诸侯有千乘到数千乘不等,主要看诸侯的国力。直至数日前战败之时,匡国也不过百乘战车而已。
因为战车实在是非常耗钱,要二三十个普通百姓家庭一年的收入才可以造一辆战车,而且战车的部件很容易损坏,常常需要维护。加上拖车所需的四匹战马,甲士培养也不容易,更要命的是,战车受地形限制很大,不是平原根本无法作战,受到颠簸就容易翻车甚至撞死撞伤自已的士卒。
而西戎骑兵虽只有一根缰绳控制战马,但不受地形限制,来去如风,且射术极佳。
西戎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可以说会走路就会骑马,甚至可以在马上进食睡觉。而且不管马匹如何奔跑颠簸,都能弯弓射箭,在面对诸侯国的战车时,西戎骑兵仗着马匹灵活,常常在战车车阵周边游走,用弓箭射杀战车上的甲士和后面跟随的步卒。
因此,西戎和北狄的骑兵已经成为了诸侯战车的克星,若是一场战役战车损失过多,甚至可以决定一个诸侯国的生死存亡。
由于匡堰的封邑与西戎接壤,封邑外又多为丘陵地带,因此并没有配备战车,而是以骑兵和步卒为主。
此次西戎可说是倾全力来袭,而且比往年的掳掠时间提前了许多,因此打了匡堰一个措手不及,旦夕之间封邑便被攻破。只因以往百余年间,西戎人都是在秋风起时才会对匡国周边进行劫掠。
这是因为春夏两季草原水美草肥,正是牛羊马匹繁殖和成长的季节,草原太大了,西戎各部牧民这个时节都分散开来,以家庭为单位,逐水草而居,日子都过得滋润惬意。而在冬季,草原上大雪纷飞,水流结冻,牧民们就会去到最适合越冬的地点聚居,彼此交流感情,该成家的成家。还可以在巴扎上互换来年日常生活所需,跟进出中原的商贩进行交易。
而在秋季时分,草原牧草枯败凋零,牧民们需要收集干草和各类过冬物事。由于此时乃是青黄不接的时分,去年所备下的生活必备物资多已见底,又未到巴扎可以交易的时侯。此时天气又干爽舒适,最宜骏马纵横驰骋,所以每到入秋,西戎各部族都会集结一些壮年男子,到乾国边境让些烧杀掳掠的勾当,抢夺越冬所需的盐铁布匹,掳掠人口作为奴隶,这种队伍人数多少并无定数,全看部族大小而定,西戎各部将这种秋季犯边掳掠的行为称之为打秋风。
所谓西戎,乃是犬戎,山戎,黑戎,允戎,姜戎,义渠戎,乌氏戎,大荔戎等所有西部戎族的统称,各个戎族之间的风俗,语言都比较相近,不通的戎族在服饰上有细微的区别,如果不是非常熟悉的人,一般分辨不出各个戎族之间的区别。
西戎此次大规模的入侵行动,乃是犬戎王熏聿号召山戎和黑戎一起参加的行动,皆因此三族在西戎为最强的三族。
此次三族出动两万余人,四五万的马匹,也属实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这一年的冬天来的特别早,牧民们还未将牛羊马匹赶到过冬的聚居地,尚来不及储备牛羊马匹的过冬草料,还没来得及将过冬所需的肉类风干,没有收集到足够的牛粪,木材和木炭等过冬必须的取暖燃料,也未等到巴扎开放的日子,巴扎不开放,就换不到日常所需的盐巴等生活必须物资,大雪就毫无征兆的下了下来。
以往各族都是自行其事,各自到边境打秋风,但今年这种特别恶劣的情况之下,熏聿召集了山戎和黑戎的王,一番商量过后,一致决定三族抽调族中七成的战士,组织成两个万人的骑兵队伍,其中犬戎出兵一万,山戎和黑戎各五千,由熏聿全权指挥。
因为西戎人出征,惯为一人二马,甚至还有一人三马的,主要是便于长途奔袭时可以随时更换马匹,节省马力。还可以在战后驮运掳掠而来的战利品,因此马比人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遇上交战的时侯,多出来的马匹便会交由后面专门管理马匹的骑兵负责照看。
而各族剩下的战士和老弱妇孺,由山戎和黑戎的王族带领着,一起向过冬的聚居地进发,虽然以往三族也会为了争夺牧场等事情多有摩擦,但在巨大无情的天灾面前,大家都知道这个时侯必须团结起来,不然的话最后可能就是大家一起亡族灭种了。
因此就有了这突如其来的一战,打得匡堰毫无防备,西戎人此次有备而来,尤其是竟然让了数十架云梯,封邑又不像国都一样城厚墙高,因此西戎人集中兵力猛攻西门,有心算无心之下,竟然让其破门而入,杀入了封邑。
城破之时,五十家将护卫着匡照和玉荧冲出东门,拼到最后,就剩孟龙等四人和兄妹二人弃马遁入符禺山,才有了这番奇遇。
再看眼前的马匹,头部罩着整块不知道什么金属制成的面罩,只余眼睛露在外面。从马耳后面,有鱼鳞式铁甲向后延伸直至马尾部,铁甲下垂,将马的脖子,前胸和腹部完全包裹,整匹马只余马腿和马尾露在铁甲之外。
更令众人惊奇的是,竟有一个如座椅般的物事卡在马背之上,有索具穿过马腹固定,骑士便是安坐在那个物事之上的,在马腹的两侧,垂着两个金属铁环,铁环的上面为半圆形,下面为一字型,如通一个门洞,骑士的两脚便踩在这个半圆形的铁环之间。
玉荧忍不住好奇心,便上前摸了下那火红的铁甲,感觉入手冰凉,又提了下马腹下垂的铁甲,竟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重,甚至可以说很轻。玉荧不禁说道:“这不是青铜的嘛,怎么那么轻呢?”
大家听玉荧这么说,也忍不住抚摸起自已身边马匹的铁甲,果然如玉荧所说,确实很轻。匡照说道:“这应该是一种我们目前无法制造的金属,技艺应该是已经失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