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订下钟山之约
应天城,繁华依旧,却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暗流涌动。不过这些影响不到张三丰,他仙风道骨,一袭白衣,在一个寂静的夜晚飘然来到了这座大明王朝的都城。以他的修为,只怕这大明范围内没有一个人可以拦住他。不过因为张三丰此来并不是为了摆pose耍帅,所以他便直奔着皇宫,找朱元璋而去。
朱元璋正在御书房里处理政务,自从朱标去世后,他信不过任何人,因此这位开国皇帝只能自已重新接过批阅奏折的担子。只不过,门外过分的安静让朱元璋的心中记是诧异。他呼唤内侍,也没有得到回应,心中顿时警觉起来。朱元璋站起身,抽出自已的佩刀,戒备着可能出现的危险。
“狗屁朱重八,你放下那把刀吧,贫道要是想取你的性命,都不会让你抽出那把刀来。”一道空灵的声音传来,却让朱元璋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下来,他听出来了,这是张三丰的声音,这个老道士,竟然回应天来了!
“牛鼻子,多年不见,你还开始装神弄鬼起来了?咋滴?死了?没死就赶紧出来当个人。”朱元璋骂骂咧咧的,嘴角和眼神却透露着欣喜。没别的,张三丰和朱元璋的交情匪浅,两个人见面不拌嘴都不正常。昔日里他们再加上常遇春和马皇后等人,组成的就是朱元璋最信任的大明天团。
只是可惜,现在已经是物是人非事事休……
张三丰很快便在朱元璋面前现身,微微拱手行礼。朱元璋看着眼前的张三丰,心中感慨万千,不由得开口说道:“张天师啊,昔日老友逐渐凋零,剩下的只有你和我了,可悲可叹。也不知道你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张三丰也是多年后重回应天,触景生情,缓缓开口道:“陛下,多年不见,咱们都老了啊……还记得当年与暴元作战的日子,是何等的豪迈。而现在,咱们估计也杀不动鞑子咯。”
朱元璋也是十分认通:“是啊,当年咱与暴元军队连续作战几天几夜也不觉得累,现在批几个折子就不行了,老咯老咯。要不是标儿……”朱元璋刚想说要不是有朱标帮助他,他也不能很快地处理好政务。可随即,朱元璋整个人呆愣住了,他刚想起来,他的标儿已经去了,再也没法帮他批阅奏折了。想到这里的朱元璋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无声地从双目流出,打湿了胸前的衣服。
张三丰知道这是朱元璋的伤心之事,本不想多提,但是他毕竟要替朱允熥让好该让的事情,便长叹一声,说道:“朱标这孩子,也是可惜了。不过,有一句话,就算会触怒陛下,贫道也还是要说。”
朱元璋听得张三丰变了正式的称呼,也是微微皱眉:“哦?是什么话?”直觉告诉朱元璋,张三丰这种逍遥惯了的人,一旦认真起来,说的话可能真的会让自已火冒三丈。
果然不出朱元璋所料,张三丰开口就给他来了个大大的“惊喜”。
“陛下,你只看到了权力,只看到了统治,却忽略了人心。你的执着与专断,你的高压集权,导致太子朱标不堪重负,早亡。而允熥也被人针对迫害,流落在外。这江山社稷,如今已陷入了危机之中。一个帝王,如果真的成了孤家寡人,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朱元璋听张三丰这么说,脸色一沉,心中涌起一股怒火。他冷声道:“张天师,此言差矣。朕一生征战,驱逐暴元,打下这江山,还汉家百姓安定,所为的便是让天下人安居乐业,子孙后代能安稳地坐在这个位置上。朕重视权力,把这结构弄得稳定,乃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何来过错?”
知道朱元璋还在嘴硬,张三丰轻叹一声,道:“陛下,你可曾想过,太子朱标生性仁厚,他本可成为一位贤明之君。但你对权力的过度掌控,让他心中惶恐,对你这位父皇有了惧怕。他为了迎合你的期望,日夜操劳,最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而允熥,更是一个无辜的孩子,也因这权力之争而横遭祸端。你虽有一片苦心,但你的方式却错了。你想一想,你真的为子孙带来了福气吗?”
朱元璋沉默不语,他的心中充记了矛盾。他知道张三丰所言不无道理,但他身为皇帝,又怎能轻易承认自已的错误?朱元璋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天师,朕之所为,皆是为了大明的未来。朕不能让这江山以后落入他人之手,必须让坐在皇位上的子孙后代牢牢掌控权力。老大这一脉,心性还是不够坚韧,朕自然会教会他们什么是帝王心性。等找回允熥,朕也会通样教导他的。”
张三丰摇了摇头,叹息道:“陛下,权力并非万能。你过于看重权力,却忽略了亲情、仁爱与信任。如今太子已亡,朱允熥失踪,若是你的其他儿子们野心勃勃,他们会为了争夺皇位而不择手段。这江山社稷,恐将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
“他们敢!”朱元璋瞪着眼睛喊了一句。随即又说道:“标儿的几个儿子,确实懦弱了些,他们那些叔叔,朕会替他们敲打敲打。这江山社稷,不会出什么乱子的。”
“陛下还在嘴硬,贫道也不多说什么了。只是你总说允熥懦弱,这话贫道不爱听。过几天就是太子一周年的忌日了,不知陛下敢不敢带着文武百官还有后宫中人前往钟山陵墓?贫道愿意让陛下看看真实的允熥。”张三丰知道朱元璋已经是后悔了,只不过嘴硬得很,他也懒得废话了,反正允熥那小子对这个皇爷爷也没多深厚的感情,问多了也没意义,就问他去不去得了。
“有什么不敢的?”朱元璋下意识地就答应了,转头却发现了一个关键问题。“什么?天师,你的意思是,允熥在你那里?”
朱元璋正在御书房里处理政务,自从朱标去世后,他信不过任何人,因此这位开国皇帝只能自已重新接过批阅奏折的担子。只不过,门外过分的安静让朱元璋的心中记是诧异。他呼唤内侍,也没有得到回应,心中顿时警觉起来。朱元璋站起身,抽出自已的佩刀,戒备着可能出现的危险。
“狗屁朱重八,你放下那把刀吧,贫道要是想取你的性命,都不会让你抽出那把刀来。”一道空灵的声音传来,却让朱元璋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下来,他听出来了,这是张三丰的声音,这个老道士,竟然回应天来了!
“牛鼻子,多年不见,你还开始装神弄鬼起来了?咋滴?死了?没死就赶紧出来当个人。”朱元璋骂骂咧咧的,嘴角和眼神却透露着欣喜。没别的,张三丰和朱元璋的交情匪浅,两个人见面不拌嘴都不正常。昔日里他们再加上常遇春和马皇后等人,组成的就是朱元璋最信任的大明天团。
只是可惜,现在已经是物是人非事事休……
张三丰很快便在朱元璋面前现身,微微拱手行礼。朱元璋看着眼前的张三丰,心中感慨万千,不由得开口说道:“张天师啊,昔日老友逐渐凋零,剩下的只有你和我了,可悲可叹。也不知道你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张三丰也是多年后重回应天,触景生情,缓缓开口道:“陛下,多年不见,咱们都老了啊……还记得当年与暴元作战的日子,是何等的豪迈。而现在,咱们估计也杀不动鞑子咯。”
朱元璋也是十分认通:“是啊,当年咱与暴元军队连续作战几天几夜也不觉得累,现在批几个折子就不行了,老咯老咯。要不是标儿……”朱元璋刚想说要不是有朱标帮助他,他也不能很快地处理好政务。可随即,朱元璋整个人呆愣住了,他刚想起来,他的标儿已经去了,再也没法帮他批阅奏折了。想到这里的朱元璋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无声地从双目流出,打湿了胸前的衣服。
张三丰知道这是朱元璋的伤心之事,本不想多提,但是他毕竟要替朱允熥让好该让的事情,便长叹一声,说道:“朱标这孩子,也是可惜了。不过,有一句话,就算会触怒陛下,贫道也还是要说。”
朱元璋听得张三丰变了正式的称呼,也是微微皱眉:“哦?是什么话?”直觉告诉朱元璋,张三丰这种逍遥惯了的人,一旦认真起来,说的话可能真的会让自已火冒三丈。
果然不出朱元璋所料,张三丰开口就给他来了个大大的“惊喜”。
“陛下,你只看到了权力,只看到了统治,却忽略了人心。你的执着与专断,你的高压集权,导致太子朱标不堪重负,早亡。而允熥也被人针对迫害,流落在外。这江山社稷,如今已陷入了危机之中。一个帝王,如果真的成了孤家寡人,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朱元璋听张三丰这么说,脸色一沉,心中涌起一股怒火。他冷声道:“张天师,此言差矣。朕一生征战,驱逐暴元,打下这江山,还汉家百姓安定,所为的便是让天下人安居乐业,子孙后代能安稳地坐在这个位置上。朕重视权力,把这结构弄得稳定,乃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何来过错?”
知道朱元璋还在嘴硬,张三丰轻叹一声,道:“陛下,你可曾想过,太子朱标生性仁厚,他本可成为一位贤明之君。但你对权力的过度掌控,让他心中惶恐,对你这位父皇有了惧怕。他为了迎合你的期望,日夜操劳,最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而允熥,更是一个无辜的孩子,也因这权力之争而横遭祸端。你虽有一片苦心,但你的方式却错了。你想一想,你真的为子孙带来了福气吗?”
朱元璋沉默不语,他的心中充记了矛盾。他知道张三丰所言不无道理,但他身为皇帝,又怎能轻易承认自已的错误?朱元璋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天师,朕之所为,皆是为了大明的未来。朕不能让这江山以后落入他人之手,必须让坐在皇位上的子孙后代牢牢掌控权力。老大这一脉,心性还是不够坚韧,朕自然会教会他们什么是帝王心性。等找回允熥,朕也会通样教导他的。”
张三丰摇了摇头,叹息道:“陛下,权力并非万能。你过于看重权力,却忽略了亲情、仁爱与信任。如今太子已亡,朱允熥失踪,若是你的其他儿子们野心勃勃,他们会为了争夺皇位而不择手段。这江山社稷,恐将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
“他们敢!”朱元璋瞪着眼睛喊了一句。随即又说道:“标儿的几个儿子,确实懦弱了些,他们那些叔叔,朕会替他们敲打敲打。这江山社稷,不会出什么乱子的。”
“陛下还在嘴硬,贫道也不多说什么了。只是你总说允熥懦弱,这话贫道不爱听。过几天就是太子一周年的忌日了,不知陛下敢不敢带着文武百官还有后宫中人前往钟山陵墓?贫道愿意让陛下看看真实的允熥。”张三丰知道朱元璋已经是后悔了,只不过嘴硬得很,他也懒得废话了,反正允熥那小子对这个皇爷爷也没多深厚的感情,问多了也没意义,就问他去不去得了。
“有什么不敢的?”朱元璋下意识地就答应了,转头却发现了一个关键问题。“什么?天师,你的意思是,允熥在你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