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暗示的开始

清晨,云海市上空飘着微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寒意,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昨夜的惨案。市局的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墙上的白板上贴记了三名受害人的照片和基本信息,照片旁写着“镜子杀手”几个字。
陆时站在白板前,双手抱臂,目光专注地打量着照片中受害人恐惧的表情。对他而言,这并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连环杀人案,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心理陷阱。
宋清雅站在一旁,看着陆时若有所思的神情,低声问道:“你怎么看?凶手留下的镜子,是否真的在暗示着什么?”
陆时点了点头,目光依旧凝视着照片,缓缓说道:“‘镜子杀手’不仅仅是在杀人,而是在传达一种信息。他将镜子放在受害人手中,逼迫他们直视内心,甚至在死前经历一种心理上的崩溃。他似乎认为自已是个‘审判者’,而这些受害人,是他审判的‘罪人’。”
他指着其中一张照片上的镜子,说道:“镜子在心理学上有很多象征意义,最常见的就是自我认知。凶手利用镜子,迫使受害人直面自已的内心阴暗面,并在极度恐惧中窒息而亡。这种手法极其冷酷,更像是一种‘心理摧残’。”
宋清雅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轻声道:“可是他为什么要让这种事?单纯为了杀人?还是说,他认为这些人‘罪有应得’?”
陆时沉默片刻,语气中透出一丝冷静的推测:“从现有的资料看,受害人确实在道德上有污点,这说明凶手的目标是有选择性的。这是一种基于价值判断的‘挑选’,或许对他而言,这些人死有余辜。”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真正令人不安的是,凶手的作案手法——他利用镜子制造出一种‘自我审判’的情境,似乎在传达他对所谓‘正义’的偏执理解。这样的人往往极端且危险,他可能会不断杀戮,直至完成他所谓的‘正义’使命。”
宋清雅点头,表情愈发凝重:“那他下一个目标会是谁?我们如何防止下一起案件的发生?”
陆时微微皱眉:“我们需要找到受害人之间的共通点,了解凶手选择目标的逻辑,才能预防他的下一步行动。”
就在此时,乔立冬从调查室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新的报告,眼神中透出一丝兴奋:“我们发现了一个关键线索。根据受害人张宏达的通话记录,案发前几天他曾接到过一个来历不明的电话,通话持续了大约十五分钟,时间在晚上八点左右。更奇怪的是,在那之后,他的情绪开始变得异常暴躁。”
陆时接过报告,目光快速浏览着上面的记录,神情逐渐凝重:“看来凶手不仅是通过镜子进行心理暗示,甚至可能直接与受害人接触。他通过电话让受害人陷入恐惧,逐步瓦解他们的心理防线,最终令他们在精神崩溃中死亡。”
宋清雅皱眉问道:“这个电话来源有查到吗?”
乔立冬摇了摇头:“是一次性号码,无法追踪到确切的身份,但可以确定,这并不是一通普通的电话。从那之后,张宏达的日常行为开始出现异常,包括无缘无故地对着镜子发呆、自言自语,甚至情绪突然爆发,仿佛他的内心在承受巨大的压力。”
陆时若有所思地看向窗外:“凶手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心理操控者。他通过电话、镜子、甚至是细微的暗示,一步步让受害人自我审判,最终在心理的崩溃中走向死亡。这种手法极为冷酷,通时也十分隐秘。”
他回头看向乔立冬:“立冬,继续调查其他受害人的通话记录,看看是否有类似的异常通话。如果这是凶手的惯用手法,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共性。”
乔立冬点头:“明白了。我马上去处理。”
当天下午,陆时和宋清雅决定再次走访第一名受害人的家属,以便从他们的描述中找到更多线索。
第一名受害人是李建辉,案发时他被发现死在家中卧室,房门反锁,房间内布置整齐,除了那块破碎的镜子,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受害人的妻子坐在客厅中,神情疲惫,眼圈微红,显然还未从悲痛中恢复。
“李建辉案发前几天有什么异常表现吗?”陆时温和地问道。
李建辉的妻子抬起头,神情有些疑惑:“他最近情绪确实有些不对劲,经常在晚上突然对着镜子发呆,有时侯还会自言自语。我问他发生了什么,他总是回避,后来甚至开始把镜子用布盖住……我从没见过他那样害怕过。”
陆时点了点头,继续问道:“他是否接到过一些陌生电话或信件?”
她似乎被问到了什么忌讳的事,犹豫片刻,才低声说道:“有……他确实接到过几次奇怪的电话,但每次都是接完电话后就变得很暴躁,还摔了好几次手机。我问他是谁打来的电话,他不肯说,只说‘那个人会找到他’。”
听到这里,宋清雅与陆时对视一眼,心中愈发确信凶手的手法并非偶然。通过这些诡异的电话,凶手在无形中将恐惧植入受害人心中,逐步瓦解他们的心理防线,直至他们陷入绝望。
从受害人家属的描述中,陆时和宋清雅感到事情并不简单。他们回到警局,将收集到的线索一一整理,试图从中找出凶手的作案模式。
“受害人家属提到的‘奇怪电话’,基本可以确认是凶手在案发前与受害人的直接接触。”陆时在白板上写下“电话恐吓”几个字,继续说道,“通过这些电话,凶手逐步操控受害人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在极度恐惧中失去理智,最终走向死亡。”
宋清雅走到白板前,仔细看着陆时写下的分析,若有所思地说道:“这种电话带来的心理暗示,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倒计时’。受害人每次接到电话,内心的恐惧感会逐渐加深,凶手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心理操控。”
陆时点头:“这说明他对心理学有极为深刻的理解,甚至掌握了心理学中的某些‘恐惧暗示’技巧。每一次电话,都是在受害人心中埋下恐惧的种子,直到最终将他们逼到崩溃。”
宋清雅缓缓呼出一口气:“如此精密的心理操控手段,让人不禁怀疑,他是否有心理学背景。否则的话,他不可能精准地触及受害人的恐惧。”
陆时若有所思地看向窗外,低声道:“不仅如此,凶手似乎了解每个受害人的‘道德污点’,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心理操控。对他们来说,镜子成为了某种‘忏悔’的工具,凶手在死前将他们引入了一场无形的自我审判。”
就在此时,警局的电脑响起了新邮件的提示音。乔立冬打开邮件,发现是一封匿名信,邮件标题只有简短的几个字:“罪恶的倒影”。
乔立冬将邮件投影到会议室的屏幕上,只见邮件正文中写道:“所有的罪人都将接受镜子的审判。你们的调查没有意义,因为真相就在他们的内心。下一个人,已经看到了自已的倒影。”
看到邮件内容,宋清雅脸色微变:“凶手在关注我们?他甚至在挑衅我们。”
陆时凝视着屏幕,语气冷静地分析道:“他想让我们知道,他的‘审判’是不可阻挡的。这封邮件不仅是挑衅,也是他的心理战术。他认为我们不会理解他的所谓‘正义’,所以他用这种方式来引导我们,甚至在我们面前展示他的‘正义’过程。”
乔立冬忍不住皱眉:“这个人到底在想什么?他杀人还自认为在执行正义,简直是病态的疯子。”
陆时微微摇头,目光深邃:“对他来说,这不是单纯的杀戮,而是为了揭露真相。他通过镜子让受害人正视自已内心的污点,这是一种扭曲的‘自我审判’。接下来,我们必须找到他的动机,以及他接下来的目标。”
夜色降临,会议室内依旧明亮,而陆时的目光停留在白板上“镜子杀手”三个字旁。这个神秘的凶手,似乎一直潜伏在黑暗中,以一种极端冷酷的方式主导着受害人走向自我崩溃。而他们在一步步接近真相的过程中,也意识到自已已被凶手带入了他的心理迷局。
随着案件的深入,陆时和宋清雅也感到,云海市的这片黑暗远比他们想象中更深不可测。而那面象征着“自我审判”的镜子,正将他们逐步带入凶手设计好的“罪恶倒影”之中。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