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出生
佛说人来世间的第一声啼哭就注定来人间受苦。
5月2日,全家人都忙着准备
,接待才订婚没几天的二姑夫登门。
因为快端午节了,新姑爷是要带着礼物,来看望丈母娘的。
爸爸一大早去了集市,买了很多全家人平时没吃过,也没见过的菜和肉。
奶奶则在堂屋整理杂物,打扫卫生,准备迎接快到来的新姑爷。
我们家现在住的是三间泥瓦房,是爷爷奶奶盖的,我爸妈结婚之后,爸爸去了部队,妈妈就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那时侯三间泥瓦房又住人又当厨房。
后来爸爸从部队转业回来,部队发了安家津贴,爷爷奶奶拿着爸爸的津贴,又盖了两间砖瓦房。
一间是厨房,另一间爷爷奶奶住,剩余的钱又拉了一个围墙,安上了一个铁大门。
后面听妈妈说;“那样的房子在当时一个村就两家”。
一家是村东一个叫清华家,清华他父亲在战争后逃去了台湾。
二十年后他父亲又从台湾逃回了国,据说带回来很多钱,可是回国后没一年清华他父亲就去世了。
另一家拥有砖瓦房的就是我们家了
奶奶收拾完堂屋的卫生,走出来对妈妈说:“我去厨房帮忙,他们应该快来了,你在大门口听着点”
“好的妈”,
妈妈边踱着步,对奶奶边点着头回答。
妈妈挺着一个大肚子帮不上忙,只能在院中来回的踱步。
二姑和小姑边摘菜边聊着天,爸爸在厨房分割着肉,切着洗干净的蔬菜。
“大嫂你歇一会吧!”
二姑扭过头,对我妈妈说道。
我妈妈回道:“今天肚子有点不舒服,停下来有点痛”。
小姑低声问妈妈;“不会是要生了吧?”
妈妈抚摸着隆起的肚子,对小姑说道;
“我算着差不多,就这几天的事。”
这时大门外传来脚步声和说话声,妈妈踱步走过去,看到二姑夫和媒婆提着,大兜小兜的礼物进了门。
妈妈赶紧接下礼物,招呼着二姑夫和媒婆进屋。
奶奶和爸爸从厨房走出来,笑着招呼二姑夫和媒婆进屋。
妈妈提着礼物跟着也向屋里走,爸爸扭过头用不悦的眼睛,瞪了妈妈一眼说道;“你照顾好自已就行,还拿东西跟着瞎忙乎啥。”
妈妈没有说话,但是脸上带着不悦,丢下礼物转身进了卧室。
妈妈躺在床上抚摸着高高隆起的肚子,自言自语的说道:“孩子,今天家里很忙,你可千万别在这个时侯忙上添忙。”
也许是我听到了妈妈的话,也许是我天生就好凑热闹。
也许是我要和二姑夫争存在感,又或许我命中就是不讨喜的人吧!
经过快两个小时的忙活,在酒菜都准备差不多,该端上桌的时侯,妈妈腹痛难忍。
我要出生了。
妈妈记头大汗,在床上来回的翻滚。
全家人也顾不上招待,我二姑夫了和媒婆,奶奶和爸爸都乱成一团。
那个时侯生孩子没有医院,更没有剖腹产。
都是找产婆来接生,给我接生的产婆是我们一个村的,奶奶提前,都已经给产婆打过招呼。
经过产婆一个多小时的忙活,我出生的第一声啼哭传进每个家人的耳朵,整个院子除了我的啼哭就是一阵阵笑声。
接生婆走出屋对爸爸说道;“恭喜你啊,是个漂亮的女孩子。”
爸爸脸上露出微笑,对着接生婆说道;“辛苦你了大婶。”
接生婆笑着说道;“客气啥?我又迎接了一个新生命。”
奶奶开心的拉着接生婆的手,把一杯水递给她说道;“今天真的是双喜临门啊!大嫂子忙活半天,一会就在这里吃饭吧?”
奶奶说着,把用红色纸包裹的接生费,塞到接生婆手里。
接生婆接过钱,转身进入屋里,不一会抱着被包裹,严严实实的我走出来。
爸爸赶快从产婆手里接过我,扒开盖在我脸上的褥子一角。
爸爸像是自言自语说道;“一头黑黑的头发,粉嘟嘟的小脸皱巴巴的,像个小老头。”
奶奶走过来也看着我,对爸爸说道;“长的确实好看,长长的睫毛,微闭着眼睛,吸着手指头,像是在吃奶。”
妈妈虚弱的声音从卧室传来,说道;“是个小馋猫,可能闻到香味了”。
奶奶笑着说:“是个有口福的孩子,虽然不能吃,但闻闻肉香味也挺好,毕竟咱们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
屋外中午的阳光明媚,屋内全家人因为我和二姑夫的到来,每个人脸上都是喜乐融融。
我出生的这个村叫白家村,是一个地广偏远的村庄。
村子里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
我的爸爸结婚没几天就当兵去了。等他探家的时侯我的哥哥已经会走路了。
爸爸在部队九年,因为部队某些原因,所以复员回家没有安排工作,爸爸文化程度高,从部队回来就在村支部干会计和护林员。
爸爸兄妹五个,大姑是长女,爸爸是老二。
爸爸下面是我二叔
二叔的下面是我二姑,
最小的是我三姑,因为她是我爷爷奶奶最后一个孩子,所以我叫她小姑。
大姑嫁给离我家大概,有七里地的一个村庄,大姑夫姓王,是毛主席时期的第一批,下乡锻炼知青,现在新疆乌鲁木齐上班。
我的哥哥比我大九岁,正在上小学,因为从小和我爸爸没见过几次面,所以没有感情。
自从爸爸从队部转业回来,也许是长子,也许爸爸感觉亏欠哥哥,所以对他很溺爱,就缺乏管教。
哥哥长大后的叛逆时间很长,经常逃学,和别人打架,才十五岁就学会了喝酒抽烟。
就是这个原因,后来才有了哥哥长大结婚后,对爸爸妈妈非打即骂,最后闹到对爸妈活不养死不葬,如通仇人一样的悲剧。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5月2日,全家人都忙着准备
,接待才订婚没几天的二姑夫登门。
因为快端午节了,新姑爷是要带着礼物,来看望丈母娘的。
爸爸一大早去了集市,买了很多全家人平时没吃过,也没见过的菜和肉。
奶奶则在堂屋整理杂物,打扫卫生,准备迎接快到来的新姑爷。
我们家现在住的是三间泥瓦房,是爷爷奶奶盖的,我爸妈结婚之后,爸爸去了部队,妈妈就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那时侯三间泥瓦房又住人又当厨房。
后来爸爸从部队转业回来,部队发了安家津贴,爷爷奶奶拿着爸爸的津贴,又盖了两间砖瓦房。
一间是厨房,另一间爷爷奶奶住,剩余的钱又拉了一个围墙,安上了一个铁大门。
后面听妈妈说;“那样的房子在当时一个村就两家”。
一家是村东一个叫清华家,清华他父亲在战争后逃去了台湾。
二十年后他父亲又从台湾逃回了国,据说带回来很多钱,可是回国后没一年清华他父亲就去世了。
另一家拥有砖瓦房的就是我们家了
奶奶收拾完堂屋的卫生,走出来对妈妈说:“我去厨房帮忙,他们应该快来了,你在大门口听着点”
“好的妈”,
妈妈边踱着步,对奶奶边点着头回答。
妈妈挺着一个大肚子帮不上忙,只能在院中来回的踱步。
二姑和小姑边摘菜边聊着天,爸爸在厨房分割着肉,切着洗干净的蔬菜。
“大嫂你歇一会吧!”
二姑扭过头,对我妈妈说道。
我妈妈回道:“今天肚子有点不舒服,停下来有点痛”。
小姑低声问妈妈;“不会是要生了吧?”
妈妈抚摸着隆起的肚子,对小姑说道;
“我算着差不多,就这几天的事。”
这时大门外传来脚步声和说话声,妈妈踱步走过去,看到二姑夫和媒婆提着,大兜小兜的礼物进了门。
妈妈赶紧接下礼物,招呼着二姑夫和媒婆进屋。
奶奶和爸爸从厨房走出来,笑着招呼二姑夫和媒婆进屋。
妈妈提着礼物跟着也向屋里走,爸爸扭过头用不悦的眼睛,瞪了妈妈一眼说道;“你照顾好自已就行,还拿东西跟着瞎忙乎啥。”
妈妈没有说话,但是脸上带着不悦,丢下礼物转身进了卧室。
妈妈躺在床上抚摸着高高隆起的肚子,自言自语的说道:“孩子,今天家里很忙,你可千万别在这个时侯忙上添忙。”
也许是我听到了妈妈的话,也许是我天生就好凑热闹。
也许是我要和二姑夫争存在感,又或许我命中就是不讨喜的人吧!
经过快两个小时的忙活,在酒菜都准备差不多,该端上桌的时侯,妈妈腹痛难忍。
我要出生了。
妈妈记头大汗,在床上来回的翻滚。
全家人也顾不上招待,我二姑夫了和媒婆,奶奶和爸爸都乱成一团。
那个时侯生孩子没有医院,更没有剖腹产。
都是找产婆来接生,给我接生的产婆是我们一个村的,奶奶提前,都已经给产婆打过招呼。
经过产婆一个多小时的忙活,我出生的第一声啼哭传进每个家人的耳朵,整个院子除了我的啼哭就是一阵阵笑声。
接生婆走出屋对爸爸说道;“恭喜你啊,是个漂亮的女孩子。”
爸爸脸上露出微笑,对着接生婆说道;“辛苦你了大婶。”
接生婆笑着说道;“客气啥?我又迎接了一个新生命。”
奶奶开心的拉着接生婆的手,把一杯水递给她说道;“今天真的是双喜临门啊!大嫂子忙活半天,一会就在这里吃饭吧?”
奶奶说着,把用红色纸包裹的接生费,塞到接生婆手里。
接生婆接过钱,转身进入屋里,不一会抱着被包裹,严严实实的我走出来。
爸爸赶快从产婆手里接过我,扒开盖在我脸上的褥子一角。
爸爸像是自言自语说道;“一头黑黑的头发,粉嘟嘟的小脸皱巴巴的,像个小老头。”
奶奶走过来也看着我,对爸爸说道;“长的确实好看,长长的睫毛,微闭着眼睛,吸着手指头,像是在吃奶。”
妈妈虚弱的声音从卧室传来,说道;“是个小馋猫,可能闻到香味了”。
奶奶笑着说:“是个有口福的孩子,虽然不能吃,但闻闻肉香味也挺好,毕竟咱们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
屋外中午的阳光明媚,屋内全家人因为我和二姑夫的到来,每个人脸上都是喜乐融融。
我出生的这个村叫白家村,是一个地广偏远的村庄。
村子里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
我的爸爸结婚没几天就当兵去了。等他探家的时侯我的哥哥已经会走路了。
爸爸在部队九年,因为部队某些原因,所以复员回家没有安排工作,爸爸文化程度高,从部队回来就在村支部干会计和护林员。
爸爸兄妹五个,大姑是长女,爸爸是老二。
爸爸下面是我二叔
二叔的下面是我二姑,
最小的是我三姑,因为她是我爷爷奶奶最后一个孩子,所以我叫她小姑。
大姑嫁给离我家大概,有七里地的一个村庄,大姑夫姓王,是毛主席时期的第一批,下乡锻炼知青,现在新疆乌鲁木齐上班。
我的哥哥比我大九岁,正在上小学,因为从小和我爸爸没见过几次面,所以没有感情。
自从爸爸从队部转业回来,也许是长子,也许爸爸感觉亏欠哥哥,所以对他很溺爱,就缺乏管教。
哥哥长大后的叛逆时间很长,经常逃学,和别人打架,才十五岁就学会了喝酒抽烟。
就是这个原因,后来才有了哥哥长大结婚后,对爸爸妈妈非打即骂,最后闹到对爸妈活不养死不葬,如通仇人一样的悲剧。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