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说走就走的旅行

中午,我刚到机场就收到阿墨发来的微信:“几点到三亚?”
我没及时回,等把所有手续办好上了飞机后才应:“今天。”
答非所问,意思显然是不想让他来接。
他也没追问,只说了一句:“三亚今天下雨了。”
我也没应,关了手机,向空姐要了床毯子盖头上,缩在座位的角落里补补瞌睡。
模糊中听到有人在猜论,说会不会是因为三亚那边有台风暴雨?
我才发现是晚点了。
披着凌乱的头发观察了一下前后左右的游客,要么是带老人小孩叽叽喳喳的一家人,要么是如胶似漆的情侣,反正只有我是一个人的旅行。
有个话痨的大姐问:“小妹妹,你一个人去三亚呀!”
我虽然三十了,好歹前几年过得幸福,保养不错,也比较苗条。
“嗯,那边有个朋友在。”我疲惫笑着。
朋友?
其实我自已都不清楚该不该用“朋友”来定位阿墨,因为我们从未见过面,十五年前“相识”于QQ。
这应该是我第二次对阿墨产生这么强烈的要面见感吧。
第一次是在火车上,那会儿婚姻甜蜜,陪伴我的有老公有孩子。
座位对面也坐着一家三口,聊天的时侯我问他们去哪里,男士说:“去桂林,那边有个我老婆的笔友,约好了一起玩。”
我好奇问:“见过面吗?”
男士笑呵呵回答:“没有,但聊了十几年了,他们之间的书信照片,都不知道辗转了多少座城市。”
当时我听着也像他们那样会心地笑了。
这是有多大的信任基础,才会举家相会呀!
通时自已也跟着莫名的激动,想象如果我此刻告诉阿墨,说我会带着我的一家三口去三亚游玩,他也会不遗余力招待的。
因为我跟阿墨之间的书信相片,十几年来也不知道辗转了多少座城市。
飞机上,通行的大姐继续好奇说:“你在三亚还有朋友呀,本地人吗?”
是的,阿墨是三亚本地人,十五年前加上好友就了解了彼此信息,都高一,他三亚,我成都。
只是那会儿不觉得地理有什么,现在长大了,知道分岛内和岛外,才觉那是遥远和神秘的地方。
我说:“他是黎族人。”
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原住民,他们很多风俗跟我们汉人不一样的,有时更让我觉得,我跟阿墨是生活在两个世界。
大姐对我的眼神里透露着惊奇,她应该是不了解黎族。
我随意笑笑,其实,我也是因为有听阿墨讲过,才知道些许的。
又聊了会儿,飞机起飞了,大家稍事安静,而我的瞌睡也没了。
我四年前结的婚,自结婚后,我跟阿墨基本是没有联系的,除了最近这次,上一次联系还是在两年前。
那天也不知是着了什么魔,觉得自已生活比较稳定了,就想知道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过得怎么样?结婚没?有孩子没?
于是联系了他。
不想招呼过后,却是他一个劲儿地在跟我说。
他说他激动、开心,因为我终于主动联系他了。
没多久又给我发来他的婚纱照,还是底片,刚拍不久,迫不及待地要向我分享那份喜悦。
我恭喜他,当然,一瞬间的喜悦过后,碍于成长和现实,我们又近乎断联,各自经营着各自的婚姻家庭。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