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章 败的又不是她的家
日头渐渐西沉,麻雀照例在不远处的沙枣林里“叽叽喳喳”吵成了一片。
“胜利哥,回家吃饭吧,干妈擀了碱面,让我们早些回去吃呢!”
李英洗好了衣服,抿了抿耳边的发丝笑道。
“好。”
张胜利结束了浇水,把提杆绑好,将红柳编兜继续放回西红柿架下阴着,免得被太阳晒裂了。
“学文,你骑上你大哥的车子先走,我让他捎上吧,不然衣服不好拿。”李英说道。
其实,衣服完全可以夹在李英自行车捎架子上,张胜利骑着“秃尾巴驴”照旧捎着张学文就行了...
李英就是想让张胜利捎着她。
“好嘞!”
张学文个子矮,就从自行车三角叉里伸出腿,掏着骑上张胜利的“秃尾巴驴”一溜烟先走了。
张胜利赤着上身,捎着李英,感觉怪怪的。
万一遇到坑坑洼洼颠簸,李英没处抓手,就会搂住自己光溜溜的腰。
好在李英一直牢牢地抓住车捎架,并没有搂他的腰。
本来,两家就有把干亲家做成实亲家的意思,可前几天张胜利到乡上做饭,俨然成了公家人,李英就有些犹豫了。
现在,乡政府不让张胜利做饭了,他又回来踏踏实实种地,李英的心也就踏实了。
所以,父亲李远征从乡上回来,李英就第一时间来找张胜利报信。
张胜利当然明白李英的心思,而他心里也早就把李英当成了未来的妻子。
李英是十里八乡数一数二的俊女子,温柔善良,稳重能干,家里条件又好,和张胜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能娶到这样的好媳妇,可是三生修来的福气。
两个人骑车路过寨子的南墙根,沙枣树下的“闲话中心”顿时又热闹起来。
“我听说,公家人被乡上撵回来了,再不让他做饭了...”
“说是让人给顶了!难怪他今天早早回来浇他的自留地去了...”
“我早就说,他这公家人当不长久,你看看,还没干三天半就黄了!张胜利就是地里刨食的命,能娶上李英都是祖坟冒青烟了呢!”
村民们对着张胜利和李英指指戳戳,说什么的都有。
张胜利依旧没有理会村民们阴阳怪气的调侃,骑车回到家,刚进门就闻到了碱面的香味。
碱面是沙城县独有的特色面食。
沙城县三面被沙漠包围,人们将沙漠里一种干枯的碱蓬草堆在一起烧,就会凝结出含碱的石块,名字叫蓬灰。
用蓬灰泡水和面,就叫碱面,色作金黄,筋道爽口。
只拌上油泼辣子和切碎的青蒜苗,就是人间美味,大人娃娃都能吃几大碗。
院子里摆好了矮桌子和小凳子,张永泰坐在桌边闷头抽烟,见张胜利和李英回来,就说道:“英子,你和萱子也坐过来吃。”
“不了,我们在伙房和干妈一搭里(一起)吃!”
李英带着李萱,和冬梅春兰,一起进了伙房。
古老乡俗,女人娃娃不上桌子吃饭。
到了新社会,男女平等,大多数人家的女人娃娃都围在桌子边一起吃饭,热热闹闹,其乐融融。
可张永泰祖上是有名的乡绅地主,当年家里一大堆规矩,所以他骨子里还有些“遗老遗少”的做派。
比如管教孩子,其他父亲抬手就是一巴掌,伸腿就是一脚,可张永泰却依照祖上的规矩,选了一根光滑笔直的沙枣木棍,当做“家法”来教育儿子们。
每当张卫东闯了祸,张永泰都会大叫,取我家法来!
家里的人只好把“家法”取来,让张永泰打张卫东...
严肃的仪式感中,却是装腔作势的可笑。
至于吃饭,就连王桃香都很少和张永泰一桌子吃饭,就别说冬梅春兰了。
当然,她们也懒得和张永泰一桌子吃饭。
张永泰脾气暴躁,平白无故都骂骂咧咧的,吃饭也不消停。
与其听他唠叨,王桃香娘仨还不如在伙房里自自在在地吃,想说就说,想笑就笑。
张学文去伙房端来了碱面,先端给父亲张永泰和大哥张胜利,这才捧着自己的大碗坐下。
他虽然还是娃娃,可张永泰溺爱他,就让他也上桌吃饭。
而张胜利已经是大人,又当半个家,自然就坐在张永泰身边吃饭。
“老三呢?又到哪里逛鬼去了?”
张永泰不见张卫东来吃饭,又大叫起来。
“消停些吃吧!他少吃一顿饭,不也是给你省粮食吗?”王桃香在伙房的没好气叫道。
“哼!他就是叫你惯坏的,穷汉养娇子...”
张永泰嘟囔一句,端起饭碗,“呼噜噜”地大声吸溜着碱面。
一家人都闷头吃饭,没有人说话。
张胜利失去工作,张卫东不再上学,每个人的心情都很郁闷。
天渐渐的黑了。
“唉...老大,都怪我当年没有让你上高中,不然,你保证能考上大学当大干部!哪里能让这帮杂霸怂欺负?”
张永泰用力地嚼着面条,咀嚼肌一鼓一鼓的,眼神愤愤不平地看向黑夜中的虚空。
“您别再想这些了,我自自在在地种地不也是一辈子嘛!”
张胜利说道:“你就等着看五子吧,他今天给我说保证能考上大学呢!”
“哦?五子,你娃子要是能考上大学,老子做睡梦都能笑醒呢!”
张永泰转头看着张学文笑道。
“我保证能考大学,当大官,到时候谁都不敢欺负我们家的人!”
张学文着急地鼓起瘦弱的胸膛表态,却被嘴里的碱面噎得直翻白眼。
“行,老子没白疼你!”
张永泰笑着拍了拍张学文。
这时候,屋檐下的广播响了。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时间,七点整...”
阳曹村家家户户都拉线架了广播,早中晚都会收听新闻和一些娱乐节目。
广播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播发一些通知。
乡政府要是有什么通知,通过广播播送一遍,整个乡的人都知道了。
至于电视,在当时的农村可是稀罕物,全阳曹村只有包工头王扎牙家里有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
王扎牙家每天晚上都围满一屋子人看《西游记》,他的胖老婆气得像癞呱呱(癞蛤蟆)一样鼓着腮帮子。
一般人家,听着广播吃饭就是一天最惬意的时光。
播放了一阵新闻和戏剧节目后,就听见广播里传来了一个气急败坏的声音:“通知!通知!阳曹村五队的张胜利,听到广播后,明天早上七点前,务必到乡政府伙房做饭!”
“胜利哥,回家吃饭吧,干妈擀了碱面,让我们早些回去吃呢!”
李英洗好了衣服,抿了抿耳边的发丝笑道。
“好。”
张胜利结束了浇水,把提杆绑好,将红柳编兜继续放回西红柿架下阴着,免得被太阳晒裂了。
“学文,你骑上你大哥的车子先走,我让他捎上吧,不然衣服不好拿。”李英说道。
其实,衣服完全可以夹在李英自行车捎架子上,张胜利骑着“秃尾巴驴”照旧捎着张学文就行了...
李英就是想让张胜利捎着她。
“好嘞!”
张学文个子矮,就从自行车三角叉里伸出腿,掏着骑上张胜利的“秃尾巴驴”一溜烟先走了。
张胜利赤着上身,捎着李英,感觉怪怪的。
万一遇到坑坑洼洼颠簸,李英没处抓手,就会搂住自己光溜溜的腰。
好在李英一直牢牢地抓住车捎架,并没有搂他的腰。
本来,两家就有把干亲家做成实亲家的意思,可前几天张胜利到乡上做饭,俨然成了公家人,李英就有些犹豫了。
现在,乡政府不让张胜利做饭了,他又回来踏踏实实种地,李英的心也就踏实了。
所以,父亲李远征从乡上回来,李英就第一时间来找张胜利报信。
张胜利当然明白李英的心思,而他心里也早就把李英当成了未来的妻子。
李英是十里八乡数一数二的俊女子,温柔善良,稳重能干,家里条件又好,和张胜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能娶到这样的好媳妇,可是三生修来的福气。
两个人骑车路过寨子的南墙根,沙枣树下的“闲话中心”顿时又热闹起来。
“我听说,公家人被乡上撵回来了,再不让他做饭了...”
“说是让人给顶了!难怪他今天早早回来浇他的自留地去了...”
“我早就说,他这公家人当不长久,你看看,还没干三天半就黄了!张胜利就是地里刨食的命,能娶上李英都是祖坟冒青烟了呢!”
村民们对着张胜利和李英指指戳戳,说什么的都有。
张胜利依旧没有理会村民们阴阳怪气的调侃,骑车回到家,刚进门就闻到了碱面的香味。
碱面是沙城县独有的特色面食。
沙城县三面被沙漠包围,人们将沙漠里一种干枯的碱蓬草堆在一起烧,就会凝结出含碱的石块,名字叫蓬灰。
用蓬灰泡水和面,就叫碱面,色作金黄,筋道爽口。
只拌上油泼辣子和切碎的青蒜苗,就是人间美味,大人娃娃都能吃几大碗。
院子里摆好了矮桌子和小凳子,张永泰坐在桌边闷头抽烟,见张胜利和李英回来,就说道:“英子,你和萱子也坐过来吃。”
“不了,我们在伙房和干妈一搭里(一起)吃!”
李英带着李萱,和冬梅春兰,一起进了伙房。
古老乡俗,女人娃娃不上桌子吃饭。
到了新社会,男女平等,大多数人家的女人娃娃都围在桌子边一起吃饭,热热闹闹,其乐融融。
可张永泰祖上是有名的乡绅地主,当年家里一大堆规矩,所以他骨子里还有些“遗老遗少”的做派。
比如管教孩子,其他父亲抬手就是一巴掌,伸腿就是一脚,可张永泰却依照祖上的规矩,选了一根光滑笔直的沙枣木棍,当做“家法”来教育儿子们。
每当张卫东闯了祸,张永泰都会大叫,取我家法来!
家里的人只好把“家法”取来,让张永泰打张卫东...
严肃的仪式感中,却是装腔作势的可笑。
至于吃饭,就连王桃香都很少和张永泰一桌子吃饭,就别说冬梅春兰了。
当然,她们也懒得和张永泰一桌子吃饭。
张永泰脾气暴躁,平白无故都骂骂咧咧的,吃饭也不消停。
与其听他唠叨,王桃香娘仨还不如在伙房里自自在在地吃,想说就说,想笑就笑。
张学文去伙房端来了碱面,先端给父亲张永泰和大哥张胜利,这才捧着自己的大碗坐下。
他虽然还是娃娃,可张永泰溺爱他,就让他也上桌吃饭。
而张胜利已经是大人,又当半个家,自然就坐在张永泰身边吃饭。
“老三呢?又到哪里逛鬼去了?”
张永泰不见张卫东来吃饭,又大叫起来。
“消停些吃吧!他少吃一顿饭,不也是给你省粮食吗?”王桃香在伙房的没好气叫道。
“哼!他就是叫你惯坏的,穷汉养娇子...”
张永泰嘟囔一句,端起饭碗,“呼噜噜”地大声吸溜着碱面。
一家人都闷头吃饭,没有人说话。
张胜利失去工作,张卫东不再上学,每个人的心情都很郁闷。
天渐渐的黑了。
“唉...老大,都怪我当年没有让你上高中,不然,你保证能考上大学当大干部!哪里能让这帮杂霸怂欺负?”
张永泰用力地嚼着面条,咀嚼肌一鼓一鼓的,眼神愤愤不平地看向黑夜中的虚空。
“您别再想这些了,我自自在在地种地不也是一辈子嘛!”
张胜利说道:“你就等着看五子吧,他今天给我说保证能考上大学呢!”
“哦?五子,你娃子要是能考上大学,老子做睡梦都能笑醒呢!”
张永泰转头看着张学文笑道。
“我保证能考大学,当大官,到时候谁都不敢欺负我们家的人!”
张学文着急地鼓起瘦弱的胸膛表态,却被嘴里的碱面噎得直翻白眼。
“行,老子没白疼你!”
张永泰笑着拍了拍张学文。
这时候,屋檐下的广播响了。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时间,七点整...”
阳曹村家家户户都拉线架了广播,早中晚都会收听新闻和一些娱乐节目。
广播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播发一些通知。
乡政府要是有什么通知,通过广播播送一遍,整个乡的人都知道了。
至于电视,在当时的农村可是稀罕物,全阳曹村只有包工头王扎牙家里有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
王扎牙家每天晚上都围满一屋子人看《西游记》,他的胖老婆气得像癞呱呱(癞蛤蟆)一样鼓着腮帮子。
一般人家,听着广播吃饭就是一天最惬意的时光。
播放了一阵新闻和戏剧节目后,就听见广播里传来了一个气急败坏的声音:“通知!通知!阳曹村五队的张胜利,听到广播后,明天早上七点前,务必到乡政府伙房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