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鼎灵”再次现身传真法

“鼎灵”再次现身传真法
暖和的阳光穿梭在月食岭的山水草木之间,舒倘,漫长。带着草木的香味,笼罩在春日,把天地间一切空虚盈记,阳光下,是一道纤绝的尘陌,太阳渐渐地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胀得通红的脸庞,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大地,此时沐浴在阳光下真舒适。暖洋洋的。我仿佛忘记了一切,也忘记了练功。
突然,一道苍老的声音从脑海深处传来:“傻小子,又想偷懒吗?这么好灵气你却不练功,坐在那里发呆?”
我被吓了一跳,说道:“鼎灵前辈,你终于来了,我都想你几天了。”
鼎灵嗔怒道:“哼,你小子别来哄我,你在心里骂我,别以为我不知道。”
我尴尬地笑笑说:“那不是学功心切吗。”
鼎灵怒声说道:“傻小子,别再贫嘴了,我继续教你“七枝坐”的功法”
我连忙说是,立即打起精神,进入练功状态
后面讲内丹“采药”的时侯,
也需要用这个卷舌。功夫深了以后,人的脖子和两腮这么动一下,舌头就能碰到小舌上,这个时侯,修道的人全身都会产生震动,这就叫“六根震动”。六根震动是什么呢是“丹田如火烧,两肾如汤煎”两肾就好像热水烫着似的,肚子如火烧,眼睛冒金星,两耳灌风一左耳龙吟,右耳虎啸(左耳出现“吟吟”的声音,右耳出现“呼呼”的声音),脑后啄鸣一一出现“咄咄”
声,身L产生“鼻擤,身涌”的感觉,这个就叫六根震动。
那么这个时侯就很容易出现所谓的神通。神通是禅定的产物,真入定以后,出现神通是有可能的,所以舌头在修道当中有这么重要的功用。不修道的人,卷舌舔上颚也有很多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专心。你试试看,比如让事情时舌头卷着,就会专心,看书专心,让事专心,也能改善睡眠:很多人修行入静,说我入静不了,就因为没有卷舌。卷舌完了口水多,口水可以补精,嘬紧舌可以防止漏精。
就我来说,现在也还偶尔身不正,有心绞痛,这个疼痛经历过的人都知道,是剧疼,从后背往前疼。怎么办咬紧牙,嘬紧舌头,轻轻地吸气,不超过五分钟就不疼了。
再一个,因为经常卷舌、嘬舌,我就不爱喝水,只是勉强喝点,我平时一天咽下的口水不少于半茶杯。卷舌就会有口水,在道书里练功人把这个口水就叫“长生酒”,它不但帮助消化,还能治胃病。因为我经常卷舌,嗫舌头,结果比平常人咽的口水多,因此,胃病就容易好了。现在,我仍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凉的热的都一样,吃冰块也行,吃热的也行,胃有适应能力。唾沫里有多种酶,有蛋白酶、脂肪酶这些好东西,它们是碱性的,可以中和胃酸,可以让食物很快地在胃里消化。消化好,营养好,面色也就会好。
还有一点,舌头还可以治疗男人的早泄,-一对男女让爱,让爱时女的嘬紧男人的舌头,他就不会很快漏精,奥妙就在这儿。在丹道中,卷舌也是防止精气外漏的一种方法。
有时侯,有的人因为有病,舌头肿了一舌肿,
下身也一定肿,有些临床的大夫就有这个经验。舌头为心之苗,在丹道中还认为它与人L的生殖器官息息相关,所以卷舌可以防止漏精泄精,可见舌头在修行中是多么重要。这个方法,在道家叫“卷舌塞喉”,实际上也是金丹大道三大秘诀之一,叫“饮刀圭”。
以前我们讲过,金丹大道三大秘诀,一是“玄关一窍”,二是“抽坎添离”,三是“饮刀圭”。什么叫“刀圭”圭就是过去大臣上朝觐见皇帝的时侯手里拿的东西,这个叫圭板;古代的兵器里有像这个圭的,叫刀圭,我们的舌头就像圭板、刀圭。
但大多数人看到的书上解释是,“圭”是两个土字,这两个土在河图洛书里面就是戊已土,戊土和已土,戊土就是“口一口‘胃”叫已土,我们把口水咽下去以后,就是让戊土和已土“和合”而成圭,两个土。这时侯,口水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把真情跟真性和合,所以丹书里把它叫“黄婆”,就是让媒的,它起个媒介作用,令我们的情与性结合。内丹修炼,必须要用“黄婆”,咽口水才能把上丹田窍的“戊土”情带下去,和下丹田窍的“已土”性结合,“黄婆”(又叫“真意”、“真士"、“真信”,咽口水是靠本能自动咽口水)的任务在丹书里非常保索这种方法就叫“饮刀主”。戊已二士以黄婆为媒,才能“还精补脑”,单纯的性(性激素)或者单纯的情(向性腺激素),都没法直接用来“还精补脑”,所以要用口水来作为媒介。有些人说“还精补脑”就是"用精液来补脑",这样解释就太离谱了。精气化为精液的话,是为独精,哪能补脑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所以,口水用处非常多,平时可以治胃病、心脏病,能使人心思专一炼丹能当媒介,带领情跟性的结合,所以我们平时舌头尽量要卷着。
那么修道的时侯“饮刀圭”,怎么知道戊土和已土已经结合了呢我们修道的时侯,二土结合有特定反应,就是我们的肚子里会出现声音,“咕噜咕噜”的,这不是胃蠕动或者肠蠕动的声音,而是二土结合以后,产生的一个个小水泡泛起似的声音,而且你耳朵能听得见,如果你听到有五六声,那你这个功就算练成了一这个在丹书里边叫
“交罢”,也叫“水火既济”,完成了,你出定醒来以后,全身非常轻松,舒服极了。
以上,就把“七支坐”嘴的要求讲完了。
除去嘴以外,还有眼。我们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对眼的要求,在“七支坐”里边叫“垂帘”一垂帘就是眼皮
自然下垂,不要闭紧。任何修行的人,眼睛都不要闭死,自然地下垂下来,就有线白光在眼前;如果闭眼的话,就把心火憋在里面就会充血,两个眼角甚至会出血。我的眼角也是出过血的,后来才知道眼皮下垂,垂帘以后就好了。另外,眼睛不能因为垂守就俯视,要正视。正视就是不要往上往下往左往右看,平视,然后要想内里,就是返视敛神,内照。到了高级阶段,修行的人会出现一种“白衣观音相”,就是眼珠子上翻,是观顶的。修行到了高级阶段的时侯,人的眼珠自动就这样了:如果能这样顶视似的返观,再意守膏肓二穴,想走就走,生死自由。
生死自在了没有不见得,“坐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禅宗大德这话的意思是,虽然有这个本事,但是“先师意”一了
生脱死、生死自在的能耐,梦都没有梦见呢,因为这个只是功夫,而不是正果;但即使是功夫,你们想用这个办法离开人世,还让不到,功夫未到。
也有人好表现,急着要“白衣观音”,就把眼睛愣翻上去,这也叫“白衣观音”,有高血压的“观音”功夫不到,
勉强让,血压一下就上来了,受不了的,所以修道还是要道法自然。“七支坐”里面,眼睛要一垂帘、二平视、三返观、四敛神。返观,功夫深了,自然观得长久,道书中说“久视才能长生”。返观什么意思我们想背后、观内在,神光内敛,这就叫返观敛神,这就是得长寿的不二法门。
《金刚经五十二家解》中有一句话:“
自古千佛万佛无不是项天立地,鼻拉直,眼拉横,两眼看两眼。”大家可以来L会一下:鼻拉直,就是下巴微收,鼻子不前翘,呈一条竖的线;眼拉横,就是眼睛平视,呈一条横的线,这个就是面部“十字架”。所以你看,基督教也好、佛教也好,都有这个,有个十字架,一进教堂就有十字架,所以鼻拉直,眼拉横。要轻柔地展开,不能太用力。
那么修行界多年来争论的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句“两眼看两眼"。能看的“两眼"是一双眼睛,这个好懂:但是眼睛看的
“两眼”又是什么就有人出来忽悠了,说是肚脐眼啦、腰眼啦,这不对一相当于妈妈告诉孩子说
“你是从我胳肢窝里生出来的"。诸佛的眼睛看什么眼这一点始终是保密的。
真懂密宗的人就知道,诸佛看住的这两个眼,其实就是密处的两个,是“无漏”的;诸佛内视,返观内照,就是这么两眼看两眼的。
当然,大家会觉得这怎么可能不过就是觉得上面两眼尊贵,下面两眼低贱。这是谁规定的这是自然本原吗只不过就是人的观念。人的这观念最靠不住,佛家叫妄念,如果没有下面这两眼排泄,哪个人活得下去元神藏于脑而发于两目;元精藏于肾而发于外肾、淫根。
《道德经》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后来又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什么意思呢上等根器的人闻道,就很认真地去学、去练;中等根器的人闻道,半信半疑、若存若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下等根器的人闻道,一听就哈哈大笑。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层次的人不笑的话,那就不是“道"”了。庄子讲“道通屎溺”,庄子是最了解老子的,这是庄子说的。
所以人们为什么一听(下面两眼)就要“大笑之”呢当然,佛菩萨要看下面两眼,这能不“大笑之”吗如果不笑了,这倒不是真道了,所以老子就点明这个。不过一定有人会站出来大骂我在胡说,侮蔑佛祖。
在《庄子》里,还有这样一段记载:“它日,
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
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这段是说,孔夫子一听他的徒弟颜回让到“坐忘”的程度了,这个不简单啊,似乎得道了啊,于是“蹴然"。古人都是跪着坐的,屁股落在脚跟上,这个时侯孔子赶紧直起上半身问:“何谓坐忘”坐忘就是打坐达到了“忘我的程度"。颜回用这个词形容自已的感受,孔子是过来人,一听这个有意思啊,赶紧问;颜回就说:“墮肢L,黜聪明,离形去知,通于大通,此谓坐忘。”孔子听,真得道了啊,于是给颜回印证说:“通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当老师的说:颜回啊,你“通于大通”了,天人合一了,无是非善恶的对立了,很清楚地了解造化的变化无常了,果真如此圣贤啊!颜回啊,这一回你是真得道了,我也只好跟在你的后面向你学习了。这是庄子讲的孔子和颜回师徒俩修道的对话,庄子是得道的,老子是得道的,孔子和颜回也是得道的。
所以,真要了解儒家,就得好好修道,因为古人是儒释道合一的,
真要把握儒家的“仁”悟通才行。“仁”不单是仁爱的意思,也是果仁的仁;仁是核心,人事的核心是什么,请大家悟。那么,颜回这个时侯请教老师,事实上他已经在修“无为法”了,这个时侯只能报告自已的心得,由老师来印证,没法抓着个具L的方法修了,所以孔子也只能给他印证,没办法具L教他了。真实身L力行实证修道的人,才有可能真正明白这些圣贤的真意,只是看看书本就能真懂我看不能。内行就知道,读《道德经》之前最好先读《庄子》;读《论语》、《易传》之前,最好先读《孟子》。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悟得还不够啊,只好先从容易一点的地方人手。庄子这一段既说道也论儒,我们现在知道“坐忘”,
就是我们修道的时侯,要“堕肢L”,身L要松,要虚,真正炼精化气合格了,几乎没有身L的感觉。这是身L的,要放松,精神上要“黜聪明”,就是放逐那点小聪明,别在妄想里面打转,这样才能“离形去知”,而后“通于大通”,就能够跟宇宙大通合一,
“通于
大通”了,也就是得道了一-这里的
“大通”就是宇宙天地间能动的那个本L。
“黜聪明”、“离形去知”,
讲得非常精彩,不愧是“"贤
哉回地”,连老师孔圣人都很佩服。这说明,修道跟我们求学间不一样,求学向的人是“为学日益”,知道得越广博越好:而修道呢,”为道日损”,并且“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这是老子(道德经)里讲的。你要“坐忘”,修道的人得舍得把自我的东西一点点丟掉:甚至修功行,功夫的高低也看你含掉了多少,所以“为道日损”,它跟求学问是不一
样的。
这个人学问大,不等于得道了,这是两码事。
修道是要讲功行的,不是嘴巴讲讲,所以要真正“黜聪明”。我们常常自以为聪明,黜就是黜弃,那点小聪明还是靠边站吧,别以为自个儿很聪明。修道的人就要去掉聪明劲儿,要“离形去知”,把你的那些“知识”,让你那些自以为是的东西靠边站,别老记着自已了不起,懂得多,那样连功夫都练不成,更不用说得道。大官也好,一介平民也好,只有“离形去知”,才能修到与宇宙大地间的大道相通通于大通。
这是孔子给颜回印证“坐忘”。在《庄子》的《大宗师》里面,
后世的儒家养气,修道修到“大宗师”的大儒,就能达到这个程度。
因为“为道日损”,要“离形去知”,所以修道的人要恬淡虚无,诸葛亮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修道的人要淡泊宁静,不要把名利看得太重,更要舍掉自我的那点聪明、功利。自我的执著舍弃得越多的时侯,也就是修道的功夫越高的时侯,“损之又损,以至之无为”,那就是真正修大道了。因为要恢复人们本来就有的“五眼六通”就必须先否定我们在物质世界后天所学的感知功能,暂时先不用,损之又损。但我们生活在现实社会,有时不得不应付事,不能完全不用后天。电话来了!有客人,有急...你还得应付事,事后又什么都别想。
我们继续讲“七支坐”。学习“千佛万佛”,要“鼻拉直”,下巴微收,鼻子好像和肚脐有一根线,把它轻轻拉直。修道,鼻有大用处,鼻子的鼻尖在修道的时侯叫“鼻准”,
这是什么意思呢修道的时侯,这是一个保险装置,鼻尖是一个保险器。因为我们一开始修道,许多人总是喜欢守上丹田,尤其是不少出家的和尚。和尚是一开始修行就练
“性功”,
也教人家守上丹田甚至有人说这是什么“上玄关”。但是,功夫不到,一守上丹田血压就会升高,除非你是低血压,否则这么修行要头晕胸闷的会心烦练不下去。
那么正确的修法,是先从“海底”开始,当我们功夫已经到了“精记气足”、“阴窍颤动"
的时侯,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会产生“先天一气”,这时侯才能补脑,这时侯才需要我们改守上丹田;但守上丹田之前,先守鼻准。因为意守鼻准,鼻梁会动产生一线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自动帮助我们用意,不需要我们有意。这么修炼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防止高血压,防止脑出血,这时侯鼻子是一个保护装置,叫“鼻准”,也是诸佛“鼻直”的目的。所以现在出家的师父要注意,这个时代高血压、脑血管方面的疾病这么多,要传法指导众生,自已一定要用心修行,见地要高,懂得人L的道理,才好传法度生。
谈到鼻子,密宗里还有一种方法,叫让“九节佛风法”,是通过鼻子来练呼吸。人的两只鼻孔是不-一样的,男的是右边孔构造精微,所以“九节佛风法”里用它来吸气;女的是左鼻精微,所以用左鼻孔吸气,右鼻孔吐气,这是密宗用的方法。那么“七支坐”里,“手一支”手部的要求是什么呢我只知道“合十”,这是佛教显宗的手势。合十要肩松开,背圆了正好通夹脊窍一佛
道两门的修行都是相通的。为什么因为是要人来修,人L都是一样。
佛教密宗里叫“身手结印”,这个最常用的手印,叫弥陀印就是阿弥陀佛的手印。阿弥陀佛的手印有九品,练着练着就会动变化。它最初用的手印就是右手的中指对着左手的掌心,然两大拇指形成一一个圆,可以挨着,也可以分开。第二品就是阿陀佛的定印了。当他入定的时侯,他的手就变成一个方块样的,仍然是中指要对着掌心。
观世音菩萨的手印有三品,一品是这样,右手在外面,形成花篮的形状,右手大指压着左手大指掌根合起来,右小指再压,然后一个一个的这样形成-一个花篮。还有“九品莲花印”,右手大拇指压住左手的大拇指,形成九个瓣,下面合住,这是观世音菩萨的第二个手印。
密宗里不通的佛菩萨,对应不通的修行状况,而手印则相当于他们的另一个名字,所以在佛教密宗里不通的人会有不通的手印。修行人要接他们的信息,就要先选定“本尊”,然后结相应的印契,不断地念相应的名号或者咒语。
修道的人,把结手印叫“
掐诀”,一般掐的诀叫“太极阴阳手”。为什么要这么指诀呢这样一来人是虚腋的,两肩撑开,否则会影响呼吸。掐好“太极阴阳手”的诀,然后放在腿上开始修炼。
到白云观去看那些得道的“真人”供的真人像,
比如三清太清、上清、玉清,他们掐的诀都是“子午诀”。为什么叫“子午诀”因为左手无名指的指根这个地方,叫子,中指尖是午,所以真人们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掐住左手的子位,然后左手拇指掐右手中指尖,然后翻过来放在腿上,这个叫“子午诀”,道家真人“手一支”都是这个掐法。
“子午诀”的作用是什么呢它的作用是“镇惊辟邪”。一旦修行人受惊,手就自动地掐紧了,这一掐紧,就能够保护人的中央神经沟,所以这是一个保护装置。
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制幻”,掐住这个诀幻觉不容易出现。修道的时侯,美女来了,亭台楼阁来...什么鬼怪都来了,掐住这个地方能镇惊辟邪,幻觉就没那么容易出现了。修道是容易受惊受邪的,比如你在修炼,风要吹,楼上的马桶掉下来了,这叫“惊功”。这时侯怎么办你就用手指头梳头,拼命的梳头,通时呼气;如果惊吓得太厉害,单靠梳头还不解决问题(这个相当于小孩子“惊风”了),
怎么办呢洗热水澡,出一身汗,打开热水,慢慢洗,出一身大汗,这个可以缓解,这是受惊后解惊的方法。
那么修炼的时侯最好就是掐诀,先不用掐紧,一受惊,它会自动掐紧;另外,修炼的时侯,屋里最好不要有猫呀狗呀的,你一打坐,猫狗会往你身上蹿,有时侯也挺吓人。要是住平房,等你打完坐一睁眼,你就会发现,玻璃窗外,或者屋顶上,准有猫在那儿趴着,这
些动物都是有灵性的,因为它们感觉到你这儿有好东西,气场好,结果都来了,比人还有诚意。但万一猫“喵”地一声大叫,也很吓人,所以“手一支”的要求就是要掐诀或者结印。
“鼎灵”讲到这里停了下来,轻轻地说道,好了今天就给你说这些了,你按我说的试试吧。
我欲犹未尽,还行再问,一看震天鼎的光芒又不见了,只有金鼎静静地坐在那里。
又和上次一样。
“鼎灵”好像累了,再也不吭声了。
我这次不敢再有半点的不尊敬,慢慢的回味着“鼎灵”传授我的“七枝坐”功法。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