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上元节的短暂惊艳

朱怀感到十分无语,赵檀儿的炽烈目光倒还好理解,可老爷子年纪一大把,他的渴望之色竟比赵檀儿还要强烈,这是什么情况?
朱元璋绷着脸,故意做出不悦的模样:“我身边就没有女的了吗?”
朱怀:“……”
好吧,面对老爷子那恳切期待的目光,朱怀明白,他心动了。
他想要。
他想用来撩妹!
老爷子虽年事已高,但却精神抖擞,厉害!
朱怀内心极其诧异,完全没料到老爷子竟然会想要这玩意儿。
朱怀并不吝啬,拿出一瓶香氛给老爷子。
朱元璋喘口气,问道:“就这一瓶?只有一瓶?”
哎。
朱怀思忖一下,既然并非珍贵物品,干脆再拿出了两瓶,朱元璋这才喜形于色,展露出开心的笑容!
"好,真好!"
“这玩意儿真不赖!"
“确实是个好东西!"
“啧啧!"
朱元璋明亮的双目紧盯着香氛瓶,眼中充满热忱,确实是上等好物。
春光正好,
几处黄莺竞相占据着温暖的树梢,哪户人家的燕子正在细嚼新泥。
春意盎然的午后,阳光依然明艳灿烂。
在朱府宽敞的大堂内,老爷子嘴角挂着难以掩饰的笑意。
自从马皇后和朱标相继离开他,再算上年间沐英的去世,这位老人历经太多悲苦磨难。
然而身为大明江山的舵手,朱元璋只能将心中所有的情绪深埋,不露于表。
他快乐过吗?
也许,在与马秀英并肩赏春之际,他是快乐的。
也许,在庆祝朱标长大成人的那一日,他是喜悦的。
或是,在与失散后又重逢的孙子朱怀相见时,他的心也曾为之欢腾。
但在如此岁末暮年的时光里,能够体会到这般纯真而简单的幸福,畅快地大笑一场,这着实罕见。
老翁的笑意盈满,眼中似无一丝阴霾。
“行啦。”
朱元璋看了看外面渐渐暗淡的天色,对朱怀和赵檀儿言道:“你们两个孩子都是有心的人,今日是上元佳节,出去逛逛,散散步。”
朱怀点头应允,又问道:“老爷子,您是否愿意与我们同往?”
朱元璋轻轻摇手拒绝:“不去了,我需得返回家中,家族中人将至,为我庆祝生辰,这老寿星可不能缺席。”
说罢,朱元璋起身,两瓶香氛被他揣进怀中,他笑着,悠然自得地离开了。
仿佛突然想起什么,赵檀儿望着朱元璋远去的背影,不经意间向朱怀询问:“话说,你爷爷住哪儿呢?家中还有何人?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这个问题,令朱怀一时语塞。
平常时候,并未过分关心此事,仅知老人有一孙儿,其他情况全然不明。
记忆里,那初次在秦淮河相遇,正是老人失去儿子之时。
当时,朱怀曾想前往帮助处理丧事,然而,老人言及家中礼仪繁多,仆役无数,故未曾让其前来。
自此以后,朱怀也很少涉足老人的家务事。
数月以来,朱怀事务繁多,来来回回,这个问题也就慢慢被人忘却。
直到赵檀儿提及此事,朱怀发现自己竟无法作答。
“嗯,这个嘛,我只是知晓老爷子居于皇城外郭,至于家中的其他成员,我确实不大清楚。”
赵檀儿听罢,一脸震惊:“什么?连这都不知道?你这做孙儿的,难道没想过打听些家族信息?”
朱怀摇头:“确实不曾。”
赵檀儿一脸无奈:“你心可真大,万一哪日老爷子突患疾病,无法来到你这儿,你打算怎么办?要是更糟的情况,你可能连最后一面都无缘得见,那就只能抱头痛哭了!"
面对赵檀儿的一番言论,朱怀恍然察觉到事态严重,他神色变得沉重:“我要找时间,向老爷子询问一番,随后亲自前往他的府邸拜访。”
赵檀儿颔首赞同:“恩,是该如此。”
朱怀整理思绪后,对赵檀儿说道:“走吧,我们去市集看看,老爷子给了我两银子作为花费,让我们好好游历一下京城。”
赵檀儿兴奋地点着头:“好主意!这么多的钱,如何挥霍呢?”
朱怀回应道:
“你觉得这是笔巨款?这些钱并不多。”
“走吧,咱们先去街区走一走。”
说着,朱怀引领着赵檀儿朝闹市区而去。
当朱怀和赵檀儿悠闲地到达应天城的大街主道时,夜幕已悄然降临。
整座金陵城在无数的灯火璀璨中变得耀眼夺目,处处灯笼高挂,五彩缤纷。
街上,一座接一座的彩楼、彩房接连而起,灯笼装饰的阁楼、长廊以及棚屋绵延数里之遥,不论是平民百姓、商铺店铺,还是达官贵人家中,无不灯饰绚烂,就连各个部门、衙门、机构、监察处所,也都设起了祭棚,搭建起彩房。
目睹此景,朱怀不禁赞叹,盛世景象实为难得。
他亲眼目睹到了古代封建社会的繁华景象,心潮难平。
这一切的辉煌盛世,皆源自洪武帝王亲手创造的伟大时代!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朱怀深知盛世的珍贵与罕见。
他再次环视四周。
街道上,耍杂技的和售卖小吃的摊贩熙熙攘攘,人流不断。
上元之夜,男女老少皆出游赏夜,这三天,即便是平素难得一见的豪门贵族女子,在侍婢和豪奴的簇拥下,也纷纷步入热闹的金陵街头,灯火阑珊,车水马龙,人潮澎湃。
要是寻常时日这样的拥挤,肯定有人心急火燎地咒骂起来,但在欢庆的日子里,这正是大家期待的热烈氛围,没有人会因此烦躁。
每个人步伐宽泛,四处张望,指指点点,笑声不断。
尤其是哪家门头灯饰设计新颖,做工精致,立刻就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欣赏。
有的贩卖鞭炮的商贩用毛驴拉着堆成山高的长竹竿沿街叫卖,一些居民则搬出炭火盆置于家门口,买些长竿搁在炭盆上便立刻引燃,随即响起此起彼伏的噼里啪啦的喜庆声。
在宽阔的大街上,更有组织青年壮汉参与"拔河"的传统游戏,一面立着高旗作为界限,两坊分别派出数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来较量,围观的大姑娘小媳妇们手挥丝巾,娇声喊叫,为他们加油助威。
至于秦淮河,则更显奢华,一艘艘精心装饰的游船穿梭其间,青年学子手持折扇,倚立船头,目光扫过岸边,那景象充满了风流韵致。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