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就让这大雨落下

“粮食无碍,去岁收下的粮食富有结余,淮安近水,粮库本就建在高处,雨刚下起来的时侯下官派人去检查过了,粮食未遭雨,粮库一切无虞。”
“那也要派人守着,若真到了那一日,百姓们必定蜂拥而至,恐生出更大的事端。殿下,如今只有…”
“边防军”锦书与萧炘通时说出口。
“边防军,非战事无虎符无圣旨,殿下如何调得动边防军呢?”
“我亲自去,最近的边防军在营州,今夜就走,凌大人你安排人跟我一起过山,届时凌大人的人往北去皇城送信,我带人继续往东去栾城。无论如何艰难,务必要把信送到皇城,请朝廷支援。皇陵在栾城,若是边防军调不动,还有守陵的三千将士”。
锦书:“殿下,送我过来的宋弋将军是边防军出身,营州那边他也许能说得上话”。
“现在就走,凌长史,我带来的人大都是侍卫和小厮,让他们跟你走,县主的兵跟我去营州。”
萧炘此行带着两个孩子出门,便多带了些人,只是大都是内院伺侯的丫鬟小厮和侍卫,并无多少将士,这些人去城里帮忙可以,守河堤怕是不行。锦书的人都是北地边防军队的好手,萧炘安排宋弋挑了最得用的五人护送凌直锐的人去皇城送信,剩下的人又挑了一部分安排去各处河堤和粮库,还要给锦书留几个人,这一屋子都是老人和女眷,若是乱起来,没有将士可不行。
“锦书,剩下的将士我全带走,我带来的随从和侍卫留一部分给你,两个孩子我也托付给你,驿馆虽此时无事,水若是涨起来怕也撑不了太久,若有情况,带着孩子们去粮库,粮库地高又有官兵把守,我已交代了凌直锐,他随时会派人过来照应”。
锦书慌慌忙忙给萧炘绑蓑衣上的绳结,“殿下,皇子前去调兵,虽是无奈之举,可也不合规矩,殿下不如直接去皇城。”
“去皇城和去营州虽都要过景山,但是路线完全不通,去皇城要蹚水,若是水没退去,救援的将士既要蹚水还要翻山,营州过去都是高地,人会走的更快一些,去营州是最好的选择”。
“殿下…”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眼下,这些事情也顾不得了,淮安若无外援,一城的百姓就只能等死,纵然不是为了别人求生,咱们自已也要活”。
“殿下放心,七皇子和小公主我一定会照顾好,殿下留下的人,我也会照应,殿下自已也要小心,眼看就要天黑了,殿下连夜过山,一定要小心”。
萧炘只带了不足二十人骑上马冒雨离开,既要过山,那人不能太多,护卫锦书的宋将军本就是边防军出身,他虽在北地边防任职,营州边防倒也有旧友,由他亲自挑选了三十人,萧炘实在不放心驿馆里的老老小小,给锦书留了十人,剩下的全部带走。
这一夜过的实在是不安生,雨还是在下,天将明的时侯又起风,驿馆地势高,一时半会虽说淹不到,但是风吹得门框呼呼作响,锦书昨夜陪着两个孩子宿在正殿,清早刮起大风,风声把窗户吹的呼呼作响,先是吓哭了萧炏,萧灵醒来没看见萧炘,外面又狂风暴雨,也不禁哭起来,只是她没有萧炏鬼哭狼嚎,放声大哭,自已默默流眼泪。锦书瞬间一个头两个大,招呼云烟云雨和嬷嬷们七手八脚给孩子擦眼泪换衣服,萧灵脸上还挂着眼泪,爬过来抱住锦书“云姐姐,外面刮风下雨,四哥办事要什么时侯才能回来?我有点害怕。”
“公主不要怕,我在这里陪着你们呢,四殿下很快就会回来的。”
过景山去营州,虽不用蹚水,但是路更远一些,过山又不能骑马,纯靠双腿走,昨夜怕是整夜都在赶路,调来的军马恐怕也只能从景山过来,路上就会耽搁,一来一回怕是最少也要四五日。
早膳的时侯,锦书交待王管家,理一理驿馆里的存粮,若这雨长时间不停,驿馆里的粮食要先紧着两个孩子,雨水寒凉,每日也要煮了姜汤连哄带骗给两个孩子喝。
“姑娘,姑娘”萧炘为锦书留下了十人,六人被锦书派去了粮库,只余下四人守在驿馆门口,随行的小厮也大都跟着凌直锐走了,余下几个小厮锦书安排他们跟着王管家侯在外院。内外通传的事就落在几个丫鬟身上,云烟收起伞进屋里,话音刚落的功夫,伞上的水便汇成一条水线流到廊下。
“姑娘,门外有流民徘徊,现下虽还未聚在一起,都散在驿馆门头下避雨,门口守着的人去问了,说是随着人流往高处走过来的,好多人都在往高处躲避,守卫的人过来问,是否要留他们在此处避雨,他们怕若是开始留人,人会越来越多,届时便不好控制了”。
“驿馆是朝廷属地,百姓前来避雨,咱们怎么能赶人,云烟云雨带着两位殿下和嬷嬷住在内殿,前面的花厅和堂屋都让出来。再让王管家带着几个人搭几处棚子,这雨看着是还要下,若是人多起来,也有避雨的地方”。
天色将晚的时侯,雨小了一点,锦书吩咐王管家煮一些清粥和姜汤分给避雨的百姓,驿馆毕竟地小偏僻,存粮远远不够支撑这么多人,王管家又从避雨的百姓里寻了几位青壮年劳力,弄到一条破烂烂的小船,摇摇晃晃去粮库取粮。
凌直锐晚上和送粮的人一起过来,刚进驿馆街口吓了一跳,沿着驿馆一路上搭了好多雨棚,避雨的百姓三五成群躲在雨棚里,高处的地方不仅点着火把,还放了几口大锅,咕噜咕噜煮着姜汤和热粥。
“下官还怕这些流民伤了县主和两位小殿下,不曾想到,县主安排的这样井井有条。”几日奔波劳累,凌直锐一直泡在水里,哆哆嗦嗦喝着姜汤回话,“派去皇城的人,这会子应该到了,最迟明日傍晚就有回信,守陵的将士明日看能不能到,就是四殿下去营州还不知何时能回来”。
“县主,若是水不退去,驿馆的人会越来越多,鱼龙混杂,下官还是觉得不安全,不如县主带着两位小殿下挪去粮库,粮库有房子,能住人,外面又有将士把守,眼下是最安全的地方,驿馆离河堤太近了,这一路过来的流民大都会停留在此,到时侯这里就腾开全部用来接收流民”。
锦书略一思索,觉得可行,眼下她身边全是女眷,毫无战力可言,若是出了意外,她自已倒能应对,只是毕竟还带着两个金枝玉叶的孩子。
“凌大人说的是,只是我们要如何过去,驿馆在淮安城北,粮库在淮安城南,若要过去,必然是要进城,今日我府里的管家去取粮,说是一路上的水深深浅浅,他们寻来的小船也没多大用处,一路上全靠一起过去帮忙的百姓生生把粮米扛回来,这里留下的人又大都是女人和孩子,我们要怎么过去”。
“下官那里有船,只是一次承载的人不宜太多,到时侯分批次过去,明日早晨先派几个丫鬟小厮过去将房子收拾出来,等雨小一点,县主和两位小殿下再过去,只要带几个贴身伺侯的人就好。”
“这是自然,若是挪地方,人越少越好,剩下的人就留在这里,避雨的人会越来越多,还有将士们,这样日夜不歇是熬不住的,明日守陵的将士一到,轮班让他们休息,他们就可以来这边”。
“凌大人,已到这般境地了,咱们不能一味地等着朝廷和援军,今日帮忙去取粮的人就都是寻常百姓,女人也在帮忙让饭烘衣服,大人可以安排手底下的人发动百姓们互相帮助”。
“县主所言极是,其实城里许多百姓已经开始自发帮忙,还有许多商户粮行也在施粥,只是雨未停,积水也排不出去,事事掣肘。”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