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都他妈怪鹤翁
立政殿。
一向勤政的李世明,难得趁着节日,睡个懒觉,到了日上三竿才醒……
陪长孙皇后用完早膳,来到两仪殿,李君羡早已等候多时。
一般来说,城中有什么大事,早上必然会有这一幕,从今年开始又加了一项,房遗爱闹出什么幺蛾子,李君羡也会特意跑一回。
“启禀陛下,昨夜房县伯在诗会上,作了数首残诗,其首首都是千古绝句,今日长安内已经传遍了……”
“哦……”
李世民正在低头处理奏章,闻言手动动作一顿,忽然来了兴致,抬头看着李君羡,“仔细说说。”
大多数时候,李世民只是听一耳朵,做到心里有数就可以了。
“喏!……”
不过,李君羡了解李世民,知晓陛下喜好诗词,早有准备也并不慌张,从头到尾娓娓道来。
“你是说,当时太子、汉王他们都在场?”
“是,听闻……”
“有话但说无妨。”
“听闻,是太子殿下领过去的。”
“哦——”
这一次,李世民拖了个长音,随后忽然笑了起来,不知他从中看出了什么,“有意思!哈哈……”
下一秒,他又好奇起诗词来,“这些诗……房遗爱可补全了?”
“尚未补全。不过,现在不少书生堵在房府外,等他出来弥补遗憾呢。”李君羡如实汇报。
“哈哈哈……你我拭目以待。”
李世民闻言觉得有趣,不禁大笑起来。
……
房府。
这一日,房遗爱起得更晚一些,昨夜灯会逛到很晚,回来又好一番折腾,睡下时天已经泛白了。
等他醒来之后,还在洗漱呢,小巧儿跑来告诉他。
“少爷,府外来了好多读书人,老早就来了,都是来求诗的,说要你将残诗补全……”
“哦……走,去瞧瞧。”
残诗一事,是房遗爱有意为之,他当然不会逃避了,闻言主动去见他们。
房府外。
他一现身,门外等着的读书人,仿佛见到一位绝世美女,一个个双眼放光,起身一窝蜂地围上来。
“房公子,您这般不上不下的,弄得我等很难受啊!”
“喂喂喂!此话可不能乱说,在下不好龙阳,且在下身强力壮,一夜七次郎。”
现场一片哄堂大笑,人群后面的马车中,传来几声轻啐了一口,听到女子的低声羞骂,“不知羞耻!”
“房二郎,你休要转移话题!汝这般做太过分,故意作下残句吊人胃口!快些将全诗拿出来,我等也便原谅你之罪过。”
“对!将那些诗全写下来。”
房遗爱看他们一眼,一脸惭愧的表情,说:“唉,并非在下不愿意,实在是无能为力,这些诗,皆为鹤翁先生所作,在下岂敢抄先生大作。”
人群中,不少人眼角一阵抽搐,对房遗爱感到了忌惮,此子当真是睚眦必报!如今还不忘捅鹤翁一刀。
“诸位何不去找鹤翁先生求诗……”房遗爱虽口中称着先生,谁都能听出来,他根本就是虚情假意,他也丝毫不加以掩饰。
说他记仇也好,小肚鸡肠也罢,他就是这么个人,别人打了他的脸,他必须加倍还回去。
他,从来不是以德报怨之人!
“房兄何须再提这斯文败类,他自知事情败露,醒来之后,连夜便逃出了长安。”有人愤然说道,对鹤翁之举十分不齿。
“老家伙离京了……”
房遗爱一愣之后,嘴角不禁浮现笑意,此时他无须假客套了,也就不装了,连先生也懒得叫了,一脸幸灾乐祸。
“不错!结果本就一目了然,鹤翁一辈子英明,毁于一旦,到头来晚节不保,当真可笑、可叹啊!”
“谁让他做这等事。”
“房公子别再拿他敷衍我等了。亏得我等这么敬重他,不曾想他竟为老不尊,现在名声已经臭大街了。”
房遗爱一阵沉默,心中有点不爽,好像敌人太不给力,他还没出全力呢,对方已经落荒而逃了。
随后,他紧跟着说:“尔等找我也没用啊!在下也写不出来啊,不若……诸位去崔府问上一问,看他们可否找出作者来。”
昨晚之事,少不了崔家在背后运作,房遗爱岂能看不出来,他哪能咽得下这口气,自然是要讨回来的。
何况,他崔氏一族,背后捅自己刀子,已经不知道多少次了。
门外众人一阵无语,房遗爱这是……把崔氏也拉出来鞭尸了,当真是一个也不放过!昨晚,鹤翁乃崔慎带去的,崔家和此事没有关系,众人也不是瞎子,打死也不信。
但,众人是来求诗的,不愿意让他当刀使,自然不会因此放过他……
“房兄汝不可这么不负责呀,这残句叫人百爪挠心,吃不好睡不好,还请给在下一个痛苦!”
房遗爱将战火引向崔家,便不愿再多说半句话,这些个文弱书生,岂会是他对手啊,直接挣脱回了府内。
让他们吵得不厌其烦,便干脆闭门不出了。
在场书生虽不愿当刀使,但心中又怎会没有气,除了对房遗爱抱怨外,鹤翁和崔家也成了靶子,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都怪崔慎与鹤翁,若不是他们,房二郎岂会尽出残诗!”
“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他们,如今看谁还敢说房二郎抄诗,这几首皆是残句,谁敢说能补齐。”
其实,自从这些残句出来后,尝试补全者不知有多少,但,都不过狗尾续貂而已,完全是狗屁不通。
何况一些词牌名,唐朝时尚没有出现,就更别谈何补全了。
晚上。
房玄龄下衙回来,第一时间找了房遗爱,却扑了一个空。
他也是早上点卯之后,才知道儿子的壮举,对这些诗也颇为好奇,就想着回来问一下,作为老子总能先睹为快吧。
没想到,房遗爱带着媳妇丫鬟,早已经悄悄地逃出府,回了房家庄。
房家庄。
房遗爱回来之后,府上的场景,也让他为之一愣。
李纲、颜思鲁三位先生,还有小学的几位先生,都坐在客堂里喝茶,显然已经等他好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