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主人你看,又有白鲤鱼游过来了。】
小末的一声提醒,把沉思的姜宁唤醒。
姜宁抬头看去,就见眼前真的同时又出现了三两条白鱼。
“看来咱们今日的意外收获挺多!”
她把背篓口子收紧,重新背好,又把多余的绳子揽在秦铮腰上。
“你手快,待会好好接鱼。”
“嗯,我会给阿宁接好多鱼。”秦铮重重点点头。
姜宁扶着他的手重新蹲下身,把随身带的兔肉干撕成碎屑,扔到她脚边的潭水里。
很快,美味的兔肉屑就把几条白鱼吸引了过来。
看到第一条鱼靠近时,姜宁快速出手,不等鱼感应到水纹的波动,姜宁已经把鱼从水中给挑了起来。
半空中的白鱼只来得及摇摇尾巴,就被秦铮快速接到了背篓里。
看到秦铮这么精准,姜宁忍不住给他比个大拇指。
秦铮不解的看着她这个动作,姜宁一笑,“这是夸赞你的意思,你很棒。”
“阿宁也很棒!”秦铮也学着姜宁的样子给姜宁竖起大拇指。
看到他的动作,姜宁是越来越惊讶于他的聪慧和好学了。
两人在岸边又等了一会,被她吓走的其他白鱼被食物吸引又转了回来。
姜宁便故伎重施,趁机又挑出一条鱼。
等到四条肥鱼入了秦铮的背篓后,他的拿背篓的手明显被压的肩膀都沉了下去。
姜宁见好就收,不再捉鱼,而是往随身的竹筒里装了些潭水准备回去做实验,看看里面的矿物质含量是多少。
做完这一切,她起身拉着秦铮一起拽着绳子重新回到山坡。
两人坐在地上喝水休息了一会,就打道回草棚。
上午在悬崖边采灵芝,中午在寒潭边捉鱼,此时回去刚好赶得上晚饭时间,大有收获的两人脚步轻快。
回去的路上,姜宁也没忘了采些路边的野菜、野果,盖在自己的背篓最上面。
这样,就算她回去遇到人,灵芝也不会被他们发现。
夕阳正当时,把两个在山间小径行走的身影一会拉的很长,一会又靠的很近。
直到经过的穗子姐弟常常放羊的那个山坡,他们离家就非常近了。
姜宁从山上往下眺望半山腰自家的草棚,隐约她看到家门口似乎有很多条影子。
“草棚来人了,咱们快走。”怕家人受欺负,姜宁拉着秦铮的手以最快的速度下了山。
随着距离拉近,姜宁已经看清那一群人。
有几个面熟的,是第一日他们一家子回姜家村的时候,在村口看见的几个种地的姜成的长辈。
姜宁记得有个是三叔公,有个是五叔公。
这姜家村没杂姓,论起来都是从一个族谱出来的。
所以姜成见了长辈,都是叔叔、婶婶的叫。
这个三叔公和五叔公,是村里比姜永旺辈分稍低那么一点的老者。
总的来说,他们这三人算是村里教训年轻人的老资格。
作为老长辈,他们说话,大家伙还都是愿意听一听的。
看清了这些帮手,姜宁又去找那个始作俑者。
很快,她在人群中发现了年迈的吴氏。
果然这个老太婆贼心不死,眼看儿子没事了,她又来闹了!
等姜宁到了近前,就听吴氏正絮絮叨叨和三叔公、五叔公控诉。
“你们说说,我不过是和他要点养老的银子,有什么,有什么?”
吴氏抹着眼泪道,“可他们不给也就罢了,还非要踢伤我儿子。”
“三叔公、五叔公,您是没看到昨夜二虎经历了什么,我差点白发人送黑发人。”
“永福家的,不是我说你……”
五叔公这个人老了,但是头脑清楚明事理。
他对吴氏道,“你说二虎都差点一命呜呼了,你应该好好在他身边守着,等他过几天精神好了之后,你们一家子再讨论养老银的问题也不迟。”
“我是守着他的,这不昨夜大夫来了,给开了药喝了,他上午睡了一上午,下午睡醒精神头很好,我才出来的。”
吴氏瞪着姜成、陈慧和两个双胞胎,“且不说养老银的事,就说二虎是被你们打伤了,你们也应该付医药费!”
“是吗,既然算医药费的话,那我从鬼门关把你儿子拉回来,你应该付我多少钱?”
姜宁忍无可忍站到吴氏面前,两人眼中都闪着怒火。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