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人言可畏,当今天子到底是英明神武还是荒淫无道沉迷女色?

    来了!

    大殿上,不少王公大臣神色都是发生了微妙变化。

    今日来皇宫前,他们之中就有人猜到。

    御史台的那帮言官御史不会消停。

    “哦?”

    “何事?”

    古往今来大概就没哪个皇帝喜欢言官御史,以前李长寿不是很理解。

    现在,多多少少能理解古代那些古代的想法。

    “陛下!”

    “老臣听闻外界现在传的沸沸扬扬!”

    “都在议论陛下私生活不检点!”

    “身为御史台的御史,老臣今日斗胆在朝堂上谏言!”

    “望陛下今后能够洁身自好树立帝王威信,以震不良之风!”

    好家伙!

    随着御史台言官一番慷慨激昂的谏言。

    直接让在场的不少王公大臣,都忍不住倒吸了口气!

    太刚了!

    竟然当着皇帝的面,叱责皇帝?

    “海大人!”

    “你今日此举是何用意?!”

    “难道是在叱责陛下不成?!”

    李长寿还未发话,就已经有人忍不住跳出来反驳。

    “太尉大人,本官也只是身为御史就事论事!”

    “什么就事论事,陛下乃是天子,岂容你一介臣子污蔑?!”

    万老太尉脸色阴沉当场呵斥,同时沉声怒道:“身为御史,听信坊间一些流言蜚语就跑来叱责天子!”

    “御史台就是你们这么操作的?”

    太尉的呵斥,非但没有让御史台的人收敛。

    相反还激发了身为御史的自尊和傲气。

    海睿直接扬起脑袋,毫不退让沉声说道:“本官作为御史,职责所在!”

    “太尉大人与本官都身为臣子,应该与本官一样督促纠正不良之风!”

    “如若为了怕天子震怒,而对不良风气置之不理。”

    “那本官这个御史还有当的必要?”

    “本朝御史台,不如彻底解散!”

    难怪历朝历代就没人喜欢御史言官,反正面对这种人怕是正常人都头疼。

    当个皇帝,身边还有一帮人天天盯着抓你小辫子。

    换做谁,都恨不得把这帮人一脚踹开。

    “海睿!”

    “太尉大人不用大呼小叫,本官听得见。”

    在朝堂上,公然叱责皇帝。

    凭的是什么?

    凭的就是御史特殊身份,从大乾皇朝立国至今!

    御史的本职工作,就是找茬!

    不光找其他王公大臣的茬,连皇帝的茬他们一样也会找。

    眼看着老太尉还要呵斥,李长寿却抬手示意。

    “太尉,朕不是听不进谏言的皇帝。”

    “既然是御史台上奏,那朕当然要好好听一听。”

    李长寿其实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幕。

    要知道民间那些流言蜚语,大部分都是他暗中让锦衣卫和东厂的探子去传播。

    所以御史台会找茬,在情理之中。

    “陛下!”

    “行了,朕也很想听听如今民间对朕的看法。”

    李长寿笑着摆了摆手,毫无半点气急败坏的样子。

    倒是让不少王公大臣有些意外,同时也产生了佩服情绪。

    “海睿。”

    “你刚刚说,朕私生活不检点?”

    “朕倒是好奇的很,朕哪方面不检点?”

    面对皇帝当面询问,身为御史的海睿也是毫不客气。

    直接回答:“既然陛下询问,臣不敢隐瞒!”

    “如今民间都在流传,说陛下终日沉迷于女色而荒废了朝政。”

    “当然臣并非全然相信那些说辞,陛下这大半年来忙于政务,臣都在看在眼里。”

    “但!”

    “如今都在流传,陛下与秦国王后有染!”

    “前段时间秦国使臣来京城的当晚,就将秦国王后迎入皇宫并且过夜。”

    “陛下甚至还将秦国王后,安排在了大明宫中住下!”

    “现在外界有传闻,纷纷猜测陛下与秦国王后的关系。”

    来了!

    这才是重点!

    随着海睿以御史身份将这一层窗户纸捅破。

    大殿上,不少王公大臣都低下头沉默不语。

    但他们脸上那副吃瓜表情,却出卖了他们心中想法。

    “荒唐!”

    万老太尉直接怒火上涌,“简直是荒唐!”

    “海睿!”

    “你身为御史岂能不分青红皂白,不明是非?!”

    “仅凭外界那些流言蜚语就怀疑陛下?”

    真的只是流言蜚语吗?

    还是确有其事?

    大殿上其他大臣都是没有吭声,不过他们心中的想法却已经很清楚。

    秦国王后长什么样,他们前段时间都见到了!

    当真是美艳绝伦,绝世尤物!

    换做任何一个男人见到了这样的绝世尤物,都会怦然心动。

    何况是皇帝?

    “本官并不是怀疑陛下!”

    “只不过人言可畏!”

    “本官身为御史不愿看到陛下因为这些流言蜚语,而导致民心涣散。”

    “所以今日才斗胆谏言,希望陛下能够引起重视!”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