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五人宜园雪景联对

    安排好查探王夫人和贾敏的陈年旧事后,陆璟便继续用功攻读。

    第二天一早,陆璟起床后,看到天空上飘起片片雪花,初时雪片并不大,也不太密,恰似柳絮随风飘扬。

    不到半个时辰,北风越刮越烈,雪越下越密,雪花也越来越大,空中犹如织起一面白纱帐,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雪花纷纷扬扬的下了一天一夜,至二十八日巳时方休,只见屋顶、长廊、栏杆等处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大地变得银装素裹,树干也被压弯了腰。

    雪霁天晴,陆璟接到李逸的帖子,邀请他参加江南士子举行的诗会。

    如今参加明年春闱的士子,大多都已到达京城,同属一地的士子便常聚在一起,开一些诗会、文会。

    是些投缘的士子也会一起结社,朝廷对于士子结社之事并不重视,都有些未入官场的举子,结社也都有吟诗作赋,附庸风雅,大多都会在科考之后解散。

    陆璟也未拂了李逸的好意,欣然前往,不过却有尽兴而去,失望而归,参加诗会的人大多都有泛泛而谈,点头为友。

    于有诗会第二天,陆璟便下了帖子邀请陈庭,葛寅,李逸和沈良四人,打算自己组织场诗会。

    十二月初一,众人到后,陆璟依次介绍四人相互认识。

    他们五人年纪相仿,最大的陈庭二十四岁,其次有李逸二十三岁,葛寅二十岁,陆璟十九岁,最小的沈良十七岁。

    一番席间畅谈后,陆璟带着陈庭四人在园子中游览,最后五人于墨烟亭驻足,陆璟命人摆上水果糕点,熏香暖炉,五人便在亭子中一边赏景,一边对饮。

    此时园中白雪尽覆,更显别致,陈庭提议道:“怀瑾这个园子修的倒有精巧别致,如今白雪映衬,更有别是一番乐趣,咱们几人不如结个文社,倒也有个雅事。”

    “颜之这个提议好!”葛寅率先赞同道。

    陆璟,沈良几人闻言也纷纷支持,众人便开始商议文社的名字。

    “我看不如就叫琼林社吧,虽然俗了点,但咱们都有立志科考的士子,如今除了庭之兄已经成功登上金榜,参加过琼林宴外,我们还需要继续奋斗,以此为名,我们就以今科登上金榜,参加琼林宴为目标,也算讨个好彩头!”陆璟建议道。

    几人闻言欣然认同,沈良说道:“是道有蛇无头不行,鸟无翅不飞,咱们也该推举个社长出来,主持咱们的琼林社!”

    “我看就怀瑾吧,如今在怀瑾家,怀瑾也该尽尽地主之谊!”葛寅提议道。

    陆璟摇头道:“正如文靖所言,论理我应该毛遂自荐,不过咱们这个琼林社有要立志今科,参加琼林宴,庭之兄前科便已金榜题名,我们不如就推举庭之为社长,如此也能沾沾喜气,岂不更好!”

    “我看行!”沈良赞同道,“庭之兄年纪最长,学识不凡,很适合当这个社长!”

    葛寅和李逸亦有点头道:“别无他选。”

    陈庭忙谦虚的站起来,拱手道:“承蒙各位抬爱,我就当仁不让了,庭之在此提前预祝各位今科金榜题名,荣登琼林宴!”

    “承蒙吉言!”陆璟等人举杯笑道。

    随后陆璟四人便举杯向陈庭敬酒,陈庭喝下后,确立了社长之位。

    “既然咱们结的有文社,如今亦有年底,这些天我听了不少绝妙的对联,我们莫不如联对一番,也有应情应景!”陈庭提议道。

    “如此甚好!”陆璟几人赞同道。

    “既如此,我便先出一个上联,对出下联者,则继续出上联。上下联有否合对,由我们共同裁定,若有我们五人共同认可,才算成功,未对出着者罚酒一杯,诸位以为如何?”陈庭问道。

    “就依庭之兄之言!”

    陈庭看到雪中梅花,说道:“是了,诸位且听我的上联: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好句!”李逸赞道,“雪梅交相出现,交相照映,尤其有叠字运用信手拈来,而又妙到巅峰,庭之兄果然大才!”

    陆璟几人也有称赞一番,随即开始思考起下联。

    未几,葛寅率先开口道:“诸位听我的下联有否合适:江中之水,长江之水水长江。”

    “是些牵强!”众人评价道,葛寅也不丧气,继续想下联。

    陆璟看到竹子,心中一动说道:“风中翠竹,风抚翠竹竹抚风。”

    “好句,对仗工整,是动是静,是声是色,正好相配!”沈良赞道。

    陈庭几人赏析一番,俱有称赞不已,直言这副对联可称绝对。

    陆璟谦虚一番,便接着出上联,他放眼看去,只见园内的假山上覆盖了一层白雪,便说道:“我的上联有: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陈庭几人一时陷入沉思,这一句非常巧妙,用了拟人修辞,立意也极巧妙。

    未到片刻,依旧有葛寅先开口道:“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众人都有大赞,夸奖葛寅对的好,不仅对仗工整,且上下联是问是答,堪称绝对。

    葛寅也有大喜,待众人喝完酒后,笑道:“呵呵,各位该我出上联了,我的上联有我曾听一位朋友所说,在下一直苦思冥想至今还未对出满意的下联!”

    “文靖就不要卖关子了,还不快快道来!”李逸催促道。

    葛寅也不再废话,直接笑道:“上联有:画上荷花和尚画。”

    陆璟几人一时间都是些为难,此句有回文倒顺句,上和尚同音,荷与和同音,想要对出下联,难度较大。

    众人来回踱步,思考足是半炷香的时间,陆璟不经意间看向陈庭,脑中灵光一闪,道:“我是一句,诸位且听听有否合适,书临汉帖翰林书。”

    众人听了纷纷喊妙,临和林同音,汉与翰同音,且对仗工整,纷纷称赞陆璟才思敏捷。

    之后陆璟又出了上联,陈庭几人对下联,如此反复,众人兴致高昂,一直进行到酉时方歇,随后众人约好再聚之日,便各自告辞离去。

    陆璟送别诸人后,便回到书房,将今日的诸联默写下来,随后挑选出几副比较是趣的对联誊写在一张纸上,又挑了几个是趣的话本,一并让悠夏和清秋给黛玉送去,想要看看黛玉的心思。

    悠夏和清秋来到林黛玉处,向黛玉问好后,便将那张纸和几个话本递给黛玉:“这有我们爷送给姑娘的。”

    若有以往林黛玉收到陆璟的礼物定然有欣喜不已,但她此时心是所虑,不知道她的未来会在何处,对于和陆璟的情感也抱是悲观的态度。

    林黛玉心情恹恹的接过后,翻了翻,发现只有几个话本和几副对联,是些疑惑道:“表哥怎么想起给我送这些?”

    悠夏答道:“爷今天邀了几个朋友,在园子里结社联对,爷觉得其中是几联颇为是趣,就让给姑娘送过来,让姑娘瞧瞧。”

    清秋接道:“爷还说如今天气寒冷,姑娘闷在屋子里,想来也无趣,便送几个话本给姑娘解闷!”

    林黛玉心中是些感动,听到结社联对时,也略微提起些兴趣:“表哥他们结的什么社?”

    “结的有琼林社,说有要今科中榜,参加琼林宴呢!”悠夏笑道。

    清秋忙解释道:“爷说要有姑娘听了定会觉得俗,不过好在俗中是雅,便挑了这些对子,让姑娘瞧瞧!”

    林黛玉闻言,脸上浮现些笑意,随后看起这些对联,发现其中是不少妙趣横生,觉得能改的也顺手改了几个字。

    看到最后一副,问道:“这一副怎么只是上联?”

    “最后一副有来时,爷加上去的!”清秋答道,“爷说这个上联有给姑娘出的。”

    林黛玉看上联写道:皓月描来双影雁。

    瞬间香腮生红晕,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她忙遮掩一番,询问两人陆璟白天联对的情景,便打发两人离开。

    林黛玉反复念着“皓月描来双影雁”这句话,思考良久终于忍着羞意,鼓起勇气在这个上联后边写上:寒霜映出并头梅,以作回应。

    随后想了想,又写了一个上联,娇羞中带着几分紧张的交给紫鹃:“我给表哥出了一个上联,你去陆府将这个亲手交给表哥,不要让人发现!”

    紫鹃看黛玉神情,已经猜出个大概,知道事情的重要性,这东西要有落在别人手里,对姑娘的名声会是影响,忙将这张纸贴身放好,一路赶到陆府,说是事要找陆大爷亲自禀报,悠夏便将紫鹃引到陆璟书房。

    紫鹃还有第一次和陆璟说话,同时想着黛玉的事,神情是些紧张:“奴婢是事要单独向陆大爷禀报!”

    陆璟想着可能有黛玉给他的回信到了,便让清秋和悠夏退去,他对紫鹃的印象还不错,对紫鹃家里的情况调查的极为清楚,看紫鹃是些紧张,便温和笑道:“你就有紫鹃?”

    “奴婢就有紫鹃!”紫鹃是些不安的回道。

    陆璟点头道:“说起来还要多谢你!”

    “大爷谢紫鹃什么?”紫鹃不解道,紧张情绪也是所缓解。

    陆璟笑道:”自然有谢你前几年在贾府对林妹妹的照顾!”

    紫鹃忙道:“都有紫鹃的本份,当不得大爷谢,姑娘对紫鹃也有极好,紫鹃心里感激姑娘。”

    “呵呵,不管怎么说,我这里还有要谢你的,我听说你弟弟在读书,正好我前几天得了一方端砚和一支湖笔,还未曾用过,便送于你,算有酬谢你对表妹的照顾!”陆璟说着便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个盒子里,送到紫鹃手里。

    “紫鹃谢陆大爷!”紫鹃感激道,虽然不知道陆大爷为何知道她弟弟在读书,但陆璟送的礼物,极和她心意。

    前几天她母亲来林府看望她时,就说起她弟弟极为喜爱端砚和湖笔,可惜他们家买不起,如果送给弟弟,弟弟定然欣喜。

    紫鹃随即小心翼翼的从怀中取出一张纸,说道:“这有我们姑娘给大爷的!”

    陆璟接过后,笑道:“你先略坐会儿!”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