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六章 接防回京
二月份过了一个压抑的年,可是这适时而来的捷报一下子唤醒了大明军民压抑许久的内心。是啊,大明太需要一场胜利了,捷报到达之后,崇祯皇帝立刻下令拿出私库里不多的库银,皇帝亲自掏腰包大宴群臣,并且与民同乐,允许京师的民众狂欢,同时昭告天下,将捷报的消息一直传送到大明的各个角落,捷报刚一传来,一些闻风而动的官员们就开始上贺表,当然这也是必须走的程序,特别是这是崇祯登基的第一场打仗,先败后胜,虽然跟明金的损失对比起来根本不能说是明朝胜利了。但是其一,破坏了皇太极的战略意图,至少皇太极的战略意图没有百分之一百的实现,而且是大打折扣。对皇太极回去之后的执政局面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其二,金兵杀入京师,在京师蓟镇,北直隶大开杀戒,不仅仅是损失的问题,更是颜面的问题,这么一来,大明这个老大帝国的面子彻底丢尽,这对崇祯来说是不可接受的,这么大的帝国竟然被蛮人直接打到京师。虽说崇祯一时半会不能恢复永乐时期万邦来朝,郑和船队深入大洋,传播上国威名的地步。但最起码也不能在周围一群小国面前失了颜面。所以他很是懊恼,对袁崇焕下狱这件事来说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游弋军在蓟镇很好的打击了金兵,不管怎么说是将皇太极逼退了,这就是胜利。这就为大明挣回了颜面,确切的说是为皇帝挣回了颜面,至少让天下人知道,大明的朝廷不是废物,大明的军队不是废物,还是有能征善战的将军,奋勇争先的士兵,能给入侵大明的敌人以重创的人的。明白了这一点,群臣上贺表的事情就很好理解了,并且是韩爌和孙承宗带头,百官景从,一时间从京师到地方,只要是接到告捷文书的官员,都是绞尽脑汁,将贺表文章写得花团锦簇,辞藻华美,核心思想就一个,吾皇圣明,才能有如此能臣战将。
贺表不断的送达京师,让崇祯的案头都被这些官员的花样文章堆满。择日,崇祯率领文武百官献捷太庙,告诉列祖列宗大明的武运在自己手上还没有败坏,大明尚有中兴之望。蓟镇的胜利虽然让大明欢腾,但是也有一种盲目的情绪蔓延开来,很多乐观主义者认为,既然大明的军队这么能打,那不如多从各地抽调精兵,组建一支专门的兵马增援宁锦防线,然后联合宁锦防线的辽东军主动进攻,趁着建虏大战刚止,回国休养立足未稳之际直捣黄龙,主动出击,纵使不能让金国灭亡,也可以夺回萨尔浒之战的全部失地,挤压建虏的生存空间。这种想法听起来很是夸张,金兵受到损失,大明的损失更大,一时半会到哪里调集这么多精兵,可是还别说,就是这种有些夸张的想法,支持的竟然大有人在,首先吏部尚书王永光,礼部尚书何如宠和都御史曹于汴就非常支持这种说法,这几个部门都是不管财政和兵事的,而且文人酸儒居多,这些人一拍脑袋就觉得大明天威浩荡,蕞尔小国也敢冒犯天威,完全可以一鼓作气,趁胜追击荡平建虏。
王永光带头,群臣联名上折子,请崇祯组建更多的兵马,直奔辽东。这些人中,王永光是怀着私心,他原来跟魏忠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是阉党余孽也不为过,崇祯没有整治他反而让他接任吏部尚书的位子已经是给了他天大的恩德,可是王永光怕啊。阉党的烙印就像刻在脑门上一样,说不定哪天崇祯皇帝突然翻脸就摘了自己的乌纱帽。乌纱帽事小,万一顺便把自己的项上人头给摘了,那可就万事休矣了。所以王永光千方百计都想保住自己的官位,弹劾袁崇焕也是出于这个目的。而此次他带头上折子,第一是因为他是吏部尚书,所谓的天官,当然要在百官面前起表率作用。第二,如果王永光的意见被崇祯采纳,真的组建兵马击败建虏的话,那王永光的威望将在朝廷中达到顶峰,这样他的官位就保住了。所以王永光积极谋划此事,叫上了何如宠和曹于汴二人一起上书。
而那些礼部吏部和御史台的酸儒们说是一片公心,其实也就是一群不切实际的空想家罢了。嘴上说说的事情好做,真到实际操作了就没辙了。大明也确实是亡于这帮空谈误国的人身上。在朝野一片请战的声音当中,也不是没有精明人,这次带头反对的竟然不是韩爌和孙承宗,因为他们两人还没站出来就有毕自严这个户部尚书先跳出来了,他不跳出来也不行了,大明的财政状况别人不知道,他毕自严是最清楚,大明已经无银了,这次勤王军所有的军费肯定是**财政拨付占大头,这还不算,死伤士兵的抚恤要用钱,被建虏破坏的城池村庄重新建设要用钱,击败皇太极的大明军队回到京师后,圣上要进行封赏肯定还要用钱。本来辽饷这一个重担就已经压得户部喘不过气来,现在一下子又要多出这么多的额外支出,他毕自严就是会变戏法他也变不出这么多现银来。他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紧跟着工部尚书刘廷元紧随其后立刻上书跟进,工部也是很有发言权的,大明腹地二百年不知兵,军备情况当然是刘廷元最清楚,一场大战下来大明军备的损失不计其数,可以说京师的武备库都给搬空了,这还不够,他还要从地方,甚至是应天府那边征调军备,这么多勤王大军的武器损失,弹药补给全都要工部操心。这些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的人只知道张嘴,可是他们知道大明仓库的实际情况吗?
有了刘廷元和毕自严两人打先锋,孙承宗自然也要反对,大明的兵事就是他最清楚,损失如此惨重,还拿什么去组建一支攻击型的部队,游弋军的组建已经将九边精锐和新军全部抽调一空,这些人根本就没见过地方的兵马,他们还以为地方的兵马是万历年间的兵马?现在的地方兵马根本就不堪一用,哪里来的精锐,大明的精锐已经都聚集在顺天府了,这些就是大明的精锐了。孙承宗的折子上的还是很有分量的,他言明各地军镇的兵马都遭受不同程度损失,有的军镇更是遭受重创,现在正是休养生息,加强防御的时候,特别陕西甘肃还有反贼作乱,处处都要用兵,现在不是急的时候,必须稳扎稳打,徐徐图之。孙承宗一锤定音,将此事暂时搁置下来,毕竟这次的危机正是因为启用了孙承宗才得到化解,孙承宗又是肱股老臣,威望在朝中达到了巅峰。他一开口,崇祯皇帝被王永光等人鼓动的有些燥热的头脑立刻冷静下来,采纳了孙承宗的意见,先将各地军镇的抚恤问题和封赏问题解决了再说。
二月十日,孙承宗命令京师的辽东各军将以祖大寿为首,何可纲为辅。从京师抽调一万兵马和原来辽东镇剩下的所有人马组成两万五千人的大军前往蓟镇接防,同时命令尤世威麾下的五万人出兵两万北上前去接防,另外请崇祯皇帝同时颁下旨意,允许蓟镇和辽东大练民团,这些民团力量补充到当地的地方防卫体系当中,将原来的老弱军户裁汰,实际上本身也都逃亡的差不多了,就是在也都是吃空额的虚报人数,实际人数根本就没那么多。朝廷同时承认民团的合法性,只要编练起来之后前往官府报备,核查勘验确有其事之后朝廷可以颁下官位,基本和正常的军制一样,有多少人就封什么官,假如你拉起五百人的队伍,那就是民团把总,一千多人的队伍就可以给你封个民团千总。
经过建虏这么一次肆虐,各地官府纷纷意识到了民团的重要性,毕竟官军就那么多,或者说能打的官兵就那么多,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各个危急的地方,所以只能靠民团抵挡一阵。不仅仅是各地官府,就是民间也已经意识到了,蓟镇的百姓尤其感同身受。所以当这个命令颁布下去之后,北地的民团编练热情极其高涨,大大小小的民间武装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成长了起来。
在祖大寿等人领兵达到蓟镇境内之后,刘毅将蓟镇原来的一万人马留下,朱梅山海关支援的几千人马也留在蓟镇,加上祖大寿和尤世威的正兵,还有一些逃亡的士兵陆陆续续回归,总算让蓟镇又恢复了六万多人的兵力,如果各地能编练一些民团,那么守备的兵马就可以达到十万人左右了,蓟镇基本能恢复战前的守备水平,刘毅并未和祖大寿做太多的交接,祖大寿最后投降了金兵,在京师也是领兵归噪,在熟悉明末历史的刘毅看来此人的人格很有问题,刘毅不想和此人有太多交往。所以当祖大寿的兵马达到了蓟州城之后,已经移防蓟州的游弋军全军就在刘毅的带领下和祖大寿,何可纲,王承胤等人告辞,踏上了回归京师的道路。祖大寿等人心中也是五味杂陈,精锐的辽东军在面对金兵的时候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这可是每年用千万的辽饷打造的兵马,居然战绩都比不上一支拼凑起来的骑兵。区区万人竟然把金兵的大后方给搅的天翻地覆,可以预见这个年轻的将领将会是大明未来军界的一颗新星。要说祖大寿不嫉妒,那是不可能的。
刘毅可不管那么多,游弋军打马飞驰起来,身后只留下了滚滚烟尘。
游弋军在蓟镇很好的打击了金兵,不管怎么说是将皇太极逼退了,这就是胜利。这就为大明挣回了颜面,确切的说是为皇帝挣回了颜面,至少让天下人知道,大明的朝廷不是废物,大明的军队不是废物,还是有能征善战的将军,奋勇争先的士兵,能给入侵大明的敌人以重创的人的。明白了这一点,群臣上贺表的事情就很好理解了,并且是韩爌和孙承宗带头,百官景从,一时间从京师到地方,只要是接到告捷文书的官员,都是绞尽脑汁,将贺表文章写得花团锦簇,辞藻华美,核心思想就一个,吾皇圣明,才能有如此能臣战将。
贺表不断的送达京师,让崇祯的案头都被这些官员的花样文章堆满。择日,崇祯率领文武百官献捷太庙,告诉列祖列宗大明的武运在自己手上还没有败坏,大明尚有中兴之望。蓟镇的胜利虽然让大明欢腾,但是也有一种盲目的情绪蔓延开来,很多乐观主义者认为,既然大明的军队这么能打,那不如多从各地抽调精兵,组建一支专门的兵马增援宁锦防线,然后联合宁锦防线的辽东军主动进攻,趁着建虏大战刚止,回国休养立足未稳之际直捣黄龙,主动出击,纵使不能让金国灭亡,也可以夺回萨尔浒之战的全部失地,挤压建虏的生存空间。这种想法听起来很是夸张,金兵受到损失,大明的损失更大,一时半会到哪里调集这么多精兵,可是还别说,就是这种有些夸张的想法,支持的竟然大有人在,首先吏部尚书王永光,礼部尚书何如宠和都御史曹于汴就非常支持这种说法,这几个部门都是不管财政和兵事的,而且文人酸儒居多,这些人一拍脑袋就觉得大明天威浩荡,蕞尔小国也敢冒犯天威,完全可以一鼓作气,趁胜追击荡平建虏。
王永光带头,群臣联名上折子,请崇祯组建更多的兵马,直奔辽东。这些人中,王永光是怀着私心,他原来跟魏忠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是阉党余孽也不为过,崇祯没有整治他反而让他接任吏部尚书的位子已经是给了他天大的恩德,可是王永光怕啊。阉党的烙印就像刻在脑门上一样,说不定哪天崇祯皇帝突然翻脸就摘了自己的乌纱帽。乌纱帽事小,万一顺便把自己的项上人头给摘了,那可就万事休矣了。所以王永光千方百计都想保住自己的官位,弹劾袁崇焕也是出于这个目的。而此次他带头上折子,第一是因为他是吏部尚书,所谓的天官,当然要在百官面前起表率作用。第二,如果王永光的意见被崇祯采纳,真的组建兵马击败建虏的话,那王永光的威望将在朝廷中达到顶峰,这样他的官位就保住了。所以王永光积极谋划此事,叫上了何如宠和曹于汴二人一起上书。
而那些礼部吏部和御史台的酸儒们说是一片公心,其实也就是一群不切实际的空想家罢了。嘴上说说的事情好做,真到实际操作了就没辙了。大明也确实是亡于这帮空谈误国的人身上。在朝野一片请战的声音当中,也不是没有精明人,这次带头反对的竟然不是韩爌和孙承宗,因为他们两人还没站出来就有毕自严这个户部尚书先跳出来了,他不跳出来也不行了,大明的财政状况别人不知道,他毕自严是最清楚,大明已经无银了,这次勤王军所有的军费肯定是**财政拨付占大头,这还不算,死伤士兵的抚恤要用钱,被建虏破坏的城池村庄重新建设要用钱,击败皇太极的大明军队回到京师后,圣上要进行封赏肯定还要用钱。本来辽饷这一个重担就已经压得户部喘不过气来,现在一下子又要多出这么多的额外支出,他毕自严就是会变戏法他也变不出这么多现银来。他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紧跟着工部尚书刘廷元紧随其后立刻上书跟进,工部也是很有发言权的,大明腹地二百年不知兵,军备情况当然是刘廷元最清楚,一场大战下来大明军备的损失不计其数,可以说京师的武备库都给搬空了,这还不够,他还要从地方,甚至是应天府那边征调军备,这么多勤王大军的武器损失,弹药补给全都要工部操心。这些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的人只知道张嘴,可是他们知道大明仓库的实际情况吗?
有了刘廷元和毕自严两人打先锋,孙承宗自然也要反对,大明的兵事就是他最清楚,损失如此惨重,还拿什么去组建一支攻击型的部队,游弋军的组建已经将九边精锐和新军全部抽调一空,这些人根本就没见过地方的兵马,他们还以为地方的兵马是万历年间的兵马?现在的地方兵马根本就不堪一用,哪里来的精锐,大明的精锐已经都聚集在顺天府了,这些就是大明的精锐了。孙承宗的折子上的还是很有分量的,他言明各地军镇的兵马都遭受不同程度损失,有的军镇更是遭受重创,现在正是休养生息,加强防御的时候,特别陕西甘肃还有反贼作乱,处处都要用兵,现在不是急的时候,必须稳扎稳打,徐徐图之。孙承宗一锤定音,将此事暂时搁置下来,毕竟这次的危机正是因为启用了孙承宗才得到化解,孙承宗又是肱股老臣,威望在朝中达到了巅峰。他一开口,崇祯皇帝被王永光等人鼓动的有些燥热的头脑立刻冷静下来,采纳了孙承宗的意见,先将各地军镇的抚恤问题和封赏问题解决了再说。
二月十日,孙承宗命令京师的辽东各军将以祖大寿为首,何可纲为辅。从京师抽调一万兵马和原来辽东镇剩下的所有人马组成两万五千人的大军前往蓟镇接防,同时命令尤世威麾下的五万人出兵两万北上前去接防,另外请崇祯皇帝同时颁下旨意,允许蓟镇和辽东大练民团,这些民团力量补充到当地的地方防卫体系当中,将原来的老弱军户裁汰,实际上本身也都逃亡的差不多了,就是在也都是吃空额的虚报人数,实际人数根本就没那么多。朝廷同时承认民团的合法性,只要编练起来之后前往官府报备,核查勘验确有其事之后朝廷可以颁下官位,基本和正常的军制一样,有多少人就封什么官,假如你拉起五百人的队伍,那就是民团把总,一千多人的队伍就可以给你封个民团千总。
经过建虏这么一次肆虐,各地官府纷纷意识到了民团的重要性,毕竟官军就那么多,或者说能打的官兵就那么多,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各个危急的地方,所以只能靠民团抵挡一阵。不仅仅是各地官府,就是民间也已经意识到了,蓟镇的百姓尤其感同身受。所以当这个命令颁布下去之后,北地的民团编练热情极其高涨,大大小小的民间武装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成长了起来。
在祖大寿等人领兵达到蓟镇境内之后,刘毅将蓟镇原来的一万人马留下,朱梅山海关支援的几千人马也留在蓟镇,加上祖大寿和尤世威的正兵,还有一些逃亡的士兵陆陆续续回归,总算让蓟镇又恢复了六万多人的兵力,如果各地能编练一些民团,那么守备的兵马就可以达到十万人左右了,蓟镇基本能恢复战前的守备水平,刘毅并未和祖大寿做太多的交接,祖大寿最后投降了金兵,在京师也是领兵归噪,在熟悉明末历史的刘毅看来此人的人格很有问题,刘毅不想和此人有太多交往。所以当祖大寿的兵马达到了蓟州城之后,已经移防蓟州的游弋军全军就在刘毅的带领下和祖大寿,何可纲,王承胤等人告辞,踏上了回归京师的道路。祖大寿等人心中也是五味杂陈,精锐的辽东军在面对金兵的时候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这可是每年用千万的辽饷打造的兵马,居然战绩都比不上一支拼凑起来的骑兵。区区万人竟然把金兵的大后方给搅的天翻地覆,可以预见这个年轻的将领将会是大明未来军界的一颗新星。要说祖大寿不嫉妒,那是不可能的。
刘毅可不管那么多,游弋军打马飞驰起来,身后只留下了滚滚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