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山坳里的情况,云天娇早前就已经知道了。
这里是一条长长的山洼,两边是二三百米高的山,其中山坳的一头是更高的山林,林间常年都有泉水顺着一边的山脚下流淌。
而山洼中间,是一片狭长的平地。
它最窄的地方也有四五十米,这里冬暖夏凉,虽不能说四季如春,但绝对是个搞养殖的好地方。
进来的人无不夸奖云天娇的好眼光。
只是这里除了护林员走出了一条羊肠小道外,基本上荆棘丛生杂草遍地,想要把这块地整出来,还是不容易的。
更别说在这里打地基,建猪舍了。
真当她为难时,挖掘机师傅说到:“云老板选的地方不错,打算什么时候开工啊!”
云天娇看着荒芜的场地,笑了笑道:“怕是还得要一段时间了,这些杂草树木还没弄掉呢!”
“这个简单啊!”
见师傅这么说,云天娇立刻道:“你有办法?”
师傅拍了拍挖掘机,“不是我有办法,是这个大家伙有能耐!”
师傅说着便发动了挖掘机,在地上划拉了一下,那些带刺的荆棘,难砍的小杂树就全被连根拔起了。
云天娇没想到挖掘机还可以这么用,这一下子铲除的荆棘换做人工可能要砍半小时呢!
就这样,选址上的杂草荆棘,挖掘机师傅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全部清理干净了。
不仅如此,还全部被堆放起来,远离了两边的山,这样集中烧掉也不怕点着旁边的树林。
这两天,云天娇得空了便来山坳里查看,眼看山上的泉水就这么流走了,她又请挖掘机师傅在准备盖猪舍的上游位置挖了一个大大的池塘。
这样猪的饮水问题还有清扫猪圈的用水就都有了。
这些事全部搞定后,云天娇建新猪舍的计划便可以提前进行。
于是在树叶还没泛黄时,云天娇的新猪圈建设开始动工了。
猪圈不同于一般居民的房屋,不需要盖很高,所以建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
带头的瓦匠已经在云天娇家干了不少活了,很明白她的要求是怎样的。
于是在拿到顾砚书亲手画的图纸时,便立马给同行的瓦匠分配了工作。
云天娇每天送了货之后也没闲着,开着家里的车拉水泥和砖瓦。
由于参加盖猪圈的瓦匠众多,所需的材料也可以及时到位,只一月余,可以养殖上千头猪的养猪场便建成了!
可光猪有住的地方可不成,云天娇又在上游挖的大池塘边建了一排宿舍。
这里距离山外七八里路,让养猪工人天天回家吃饭睡觉也不方便。
她想过了,要在宿舍旁建一个锅屋,如果有工人的媳妇愿意来做饭就更好,她也可以付工资。
另外这里也可以开荒种地,想要种点菜养些鸡鸭也没问题。
好在山里的气温要比山外高一些,冬天只要不上冻,也依旧可以建房子。
云天娇想要明年就开始在山里养猪,便督促了瓦匠们赶一赶工期。
力求在过年前,也把工人宿舍给盖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切都在她的计划里完美收官了。
又是一年清账的日子,云天娇今年的总收入已经是去年的三倍了。
这一年,她的猪肉销售翻了近两倍。
不仅城里的猪肉需求增大了,就连秦臻的饭店也增加了供应量,这一点要归功于道路的修建。
因为路好了,往来的人也就跟着多了。
人流量一大,最基本的饮食问题肯定就要解决啊!
这样一来,饭店的生意自然就红火起来了。
不光是秦臻的饭店,就是一些新开的饭店,生意也都不错。
再有就是袁琦工厂的食堂也会定期去云天娇那边定肉,虽然不是天天都定,但也无疑增加了猪肉的销量。
就连孙玉莲一直负责的豆腐坊,生意也跟着红火起来了。
另外,看到了袁琦来这建厂给镇里带来的影响,镇上也开始了招商引资。
只要来这边投资建厂的,都会给予各种福利和协助。
尽管真正愿意来办厂的人还是不算多,但至少已经让很多人渐渐知道池河镇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可以说这一年,不仅是云天娇事业蒸蒸日上的一年,也是池河镇经济开始悄然发展的一年。
这让各个村里的很多闲散人员不仅都有工作,还增加了收入。
就连镇上都新开了不少店面。
有买卖衣服鞋子的,也有理发店,和照相馆。
就连学校附近的小卖部都多了几个。
不过言归正传,云天娇今年的确是挣了不少钱,可真留下的却连两万块都没有了。
几乎全部都投入到修路,还有山坳里养猪场的建设中去了。
年底清完账,看见还有一万多块,她还挺意外的。
只是这些钱也没必要存了,毕竟开年要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
很快,时间就来到了一九八八年。
正月里,大家都刚过完年时,云天娇的“老云家养猪场”就正式挂牌了。
在养猪场的不远处就是“老云家肉联厂”,就是专门用于生猪屠宰的地方。
当云天娇开车拉着一头头小猪仔准备进场入圈时,周围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下车一看才发现,原来是秦臻还有袁琦,就连镇里也来了人前来祝贺。
首先迎上前的就是提着鼓槌的袁琦,“行啊娇娇,现在你可是厂长了!回头我再给你找个秘书啊!”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