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但因为交通便利,公交车能直达,再加上卖衣服首饰之类的比较多,所以很受年轻女同志的追捧。
如果说要开服装店,或者化妆店以及精品店要开分店的话,考虑西单或者秀水,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毕竟年轻女同志的钱也是很好挣的。
但如果把饮食生意开到那里去,徐婉宁并不看好。
“京市的酒楼越来越多,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标新立异的地方,咱们的分店完全可以特立独行,只做女同志的生意嘛
“婉宁姐,我离婚以后闲着无聊,去西单和秀水街都逛过,那里的东西卖的是真的贵,也是真的能挣钱
就拿夏天的连衣裙来说,在西单,装修比较好的服装店里,一条简简单单的连衣裙就能卖到四五十块钱!
要知道,百货大楼的连衣裙也才二十多块,都还有很多人嫌贵。
也就友谊商店的连衣裙会稍微贵一点,但也就三四十块钱,西单却能卖到四五十,可想而知,一条连衣裙的利润有多高!
徐婉宁的精品店也做服装生意,虽然不是专门卖衣服的,但服装行业的水有多深,她心里也清楚。
欢喜精品店里,夏季连衣裙的价格,普遍在二十到三十之间,但是进货价可能只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西单卖到四五十的连衣裙,进货价充其量也就十来块钱,也就是说,一条连衣裙至少能挣个二三十块钱还多。
每天不多卖,只卖个两三条,一个月也有上千块的收入。
八二年的上千块,购买力比后世的五六万还要多!
而且西单和秀水街,基本上都是主打高端路线的,跟徐婉宁的精品店定位不太一样。
那边生意好的店铺,一个月净利润少说也有几千块钱呢。
而张凯琪的打算,就是专门做这些人的生意。
分店的面积不需要太大,菜品的种类也不需要太多,因为女同志的胃口一般比较小,所以菜品追求精而美,另外在装潢上再下点功夫……
吃一顿饭,算下来少说也要几块十块钱,能买得起西单衣服的人,不在乎这点钱,而且在西单做生意的都能挣大钱,也能舍得花点钱吃一点好的。
徐家铺子酒楼乃至其他酒楼,面向的是全京市能下得起馆子打牙祭的人,而张凯琪说的这家店的目标群体,则是年轻追求时尚的女同志。
听完张凯琪的话,徐婉宁久久恢复不了平静。
她说的,不就是后世的网红店吗?
不求吃,但去拍个照打个卡再吃点下午餐,填饱肚子的同时又能每每地发社交圈让人羡慕,还能满足虚荣心。
后世的网红店为什么那么多?不就是这个原因吗?
徐婉宁没想到,在八十年代,竟然已经有人有了如此先进的理念。
她越发觉得找张凯琪是对的。
“开,咱们必须开!”徐婉宁一锤定音:“明天是周末,咱们可以先去西单或者秀水街那边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店面,把店面问题解决以后,就可以着手装修了,这家店就按照你的理念来开,但是得给徐家铺子酒楼分开来
徐婉宁理想当中的连锁店,应该从装潢到菜品等等都保持一致,张凯琪说的这家店,很明显和徐家铺子酒楼不一样,侧重点不一样,经营的范围也不一样,所以两者必须得区分开来。
不过没关系,分店的事儿,过后再谈也是一样的。
徐婉宁也想在八十年代开一家“网红店”,赚不赚钱的再说,最主要的是走在时代的最前端!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大早,两人在约定好的地点碰面以后,就一起乘坐公交车去了西单。
来到京市以后,徐婉宁还真没来过西单。
因为她生意的重点不在这里,再加上她对衣服这些的不太感兴趣,所以就没有来过。
下了公交车,看着街道两面鳞次栉比的店铺,徐婉宁不得不感慨,哪怕是八十年代,京市的经济也是遥遥领先的。
坦白讲,八十年代的衣服,虽然充满了复古的感觉,但依旧不符合徐婉宁的审美。
但是碰到满心意的店进去逛一逛,试两件衣服,心情也很爽朗。
只不过,徐婉宁试衣服不是单纯地觉得衣服好看,在试衣服的时候,她还不动声色地套了老板的话,知道了这边人的消费情况。
逛了一上午,两人总算看到了一家满意的店面。
这是一家独栋的二层小楼,一层的面积大约有两百平方米,二楼之上是一个大大的露台,但因为长时间没有人居住,所以落满了灰尘。
徐婉宁很喜欢这个房子,觉得稍微改造一下,完全符合网红店的标准。
而张凯琪之所以满意,则是因为这是一座独栋的房子,左右两侧没有挨在一起的店面,互相不影响。
徐婉宁在街道办找到了管理人员,却被告知这房子只卖不租。
“只卖不租,这房子至少得两三万块钱吧?”张凯琪暗暗咋舌。
徐婉宁却觉得,两三万,那是一两年以前的价格?
毕竟现在京市的房子都已经普遍涨价了,再加上西单越发红火,都知道在这儿开店肯定能赚钱,所以这房价绝对不低。
更何况,这房子不论是面积还是格局都相当不错,保存的也很好,买下来也不用大刀阔斧地装修,徐婉宁心里估算,这房子少于五六万,肯定买不下来。
街道办帮忙找到了房东,果不其然,对方一开口就是八万块钱。
“八万块?你怎么不去抢?”还不等徐婉宁开口,张凯琪就言辞激烈地说道:“什刹海一座独门独户的二进四合院,如今也才卖六万多,你这房子能跟四合院比吗?张口就是八万块钱!”
说实话,这个价格也有些出乎徐婉宁的意料。
倒不是说八万块钱她拿不出来,但如今京市房价的行情就是那样,五六万都算是高的了。
再过上一半年,买房卖房的人越来越多以后,这房子卖个七万八万轻轻松松,但现在才八二年,挣到钱的人不多,也没几个人舍得花钱买这么贵的房子。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